央行若增金累計200噸以上 或推高金價10%~15% |
![]() 黃金市場 香港政府統計處最新數據顯示:前8個月內地從香港進口黃金量同比增超2倍 本報訊(記者井楠) 香港政府統計處最新數據顯示,內地前8個月從香港進口的黃金量達到861.40噸,是去年同期361.02噸的2倍有余。二季度的“搶金”熱潮退卻后,數據理性回落。 內地進口黃金大漲 什么原因導致了進口數據的大幅度增加?至少與“大媽”買金并無直接聯系。記者從廣東各大出入境海關了解到:“大媽”等內地客在香港等地購買黃金首飾與金條,除非數額特別巨大,否則一般不需要進行特別申報;海關所要求的50克以上重量申報的規則制度,其實并沒有被嚴格執行。 部分業內人士由此推測:央行才是巨額增長數據背后的“大東家”。目前央行黃金儲備數據依然停留在2009年初的1054噸,4年半時間里沒有發生變化。而在當年公布該變化時,則上漲了400噸。 為此,Phillip Futures投資分析師Joyce Liu稱:“我猜測中國政府正在外匯儲備中增加黃金持有量。”而7月,福布斯雜志社網站也曾放出豪言:“央行黃金儲備或已達到了4000噸”。 央行增金點位 引發業內猜測 某位深圳的珠寶企業老板分析:距離2009年已經過去了4年,多個新興經濟體都在不斷增加黃金儲備,其間剛好是國際金融危機,避險需求較大,央行不可能不給予重視;而相對于龐大的外匯儲備,央行的黃金外匯占比一直比較低,很可能正在不斷增加。 但對于增加了多少的問題,某知名經濟學者認為:“央行的智囊團一向不太重視黃金儲備,不可能徹底改變固有觀點,按照往年的增加速度推算,現在的黃金儲備比較可能到了1500~2000噸,4000噸的數字有些離譜。”而央行四年半時間沒有公布新數據,說明其間累加的數值不可能太高。“但從今年的香港黃金進口數據來看,暴增為去年的兩倍,其中可能至少有央行150噸的功勞;由此推斷:央行可能在年底、明年初公布儲備數據。” 對于央行買黃金的點位,很多業內人士均有擔憂。記者采訪了廣東省金銀首飾商會的幾家會員企業認為:如果央行是從2013年年中大量買進的,那么點位較低。但要是在2010~2011年買進,剛好買在了歷史高點的附近位置,就如同當年幾家石油巨頭在140美元/桶高位大買原油,被國際金融大鱷忽悠。 若增金累計200噸以上 或推高金價10%~15% 那么,中國央行買金會對國際金價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呢?廣東省黃金協會資深人士認為:如果確實累計購買了200噸以上的黃金,至少將對金價產生10%~15%幅度的向上推動力。 央行的買金傳聞,無論是否被官方證實,都將對四季度的黃金價格構成一定支撐,限制跌幅。但“大媽”們也不可過于樂觀。 下周預測:空頭氛圍不改 又訊(記者井楠) 由于本周末期美國債務問題取得了一定進展,導致周五亞太股市回升,黃金避險功能進一步喪失,金價再度跌破了1300美元/盎司大關。 廣東粵寶何偉鋒認為:四季度基本面偏空,中線金價仍有再次大幅回落探底可能性,不排除低至1200美元以下位置。T+D投資者,可保持偏空思路至明年1月,謹慎抄底與做多。 普通家庭投資者在1300美元以下位置即可開始建倉來買進黃金產品,逐步分批買進。 WGC:截至2013年8月全球官方黃金儲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