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事件引發黃金股價值爭論 |
紫金礦業(601899)昨日大跌逾3% 黃金板塊集體下跌 兩只黃金股創19個月來最低價 紫金礦業昨日公布污水滲漏事件,聲稱7月3日由于前階段的持續強降雨,紫金山銅礦濕法廠污水池突發滲漏環保事故,部分含銅和含硫酸根物質流入當地河流。 紫金礦業至少要賠2000萬 位于紫金礦業總部所在地福建上杭的紫金山銅礦是紫金礦業旗下最大的銅礦,探明黃金儲量約200噸,是紫金礦業的利潤中心之一。為了應對污染,公司已停止銅礦堆場入堆新的礦石,部分生產暫停,利潤受到直接影響。 河臺金礦廣州交易中心肖繼忠總經理認為,紫金礦業到底要賠多少錢,是其股價是否將被影響的關鍵問題,F在來看,9天已過去,銅液污染可能仍在擴大。究竟要賠多少,記者聯系新聞發言人周部長,但該發言人不接電話。 二級市場 紫金礦業7月13日公告污水滲漏事件后,周二5只黃金股全線大跌。其中,紫金礦業最低跌至5.50元;中金黃金(600489)最低跌至26元。僅以股價論,兩只股票均創下了大盤1664點以來的最低價。其余山東黃金(600547)、恒邦股份(002237)、辰州礦業(002155)周二也均下跌了2.5%~3.2%。 新聞分析 金價大漲恐難抵企業“硬傷” 此事件引發了市場人士對于黃金股投資價值的爭論,北京黃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炳南偏向樂觀。他認為全國的金礦開采安全性越來越強。這次污染事件屬于偶然性事件,并不影響黃金上市公司的整體投資價值。而下半年的金價還將走牛,在低位買進黃金股有不少機會。 但萬聯證券的黃曉坤等業內人士卻指出,黃金股的價格與市盈率長期居高不下,其中固然有國際金價的功勞,但也不乏機構莊家的連續推動;一旦遇到紫金礦業污染環境的類似事件,有可能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一損俱損。 而且,天氣原因導致環境污染,還反映出了行業開采技術整體的“硬傷”。其他黃金企業是否也存在類似的“瞞報”現象?即使金價大漲,企業利潤滾滾,也難抵消生產方面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