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牛市能否卷土重來 |
經歷了10月份的狂漲和11月份的回調后,近期包括有色金屬和貴金屬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再度反彈。其中,黃金價格多次站在1400美元/盎司上方,創出歷史新高。基本金屬中,銅價表現尤為突出,12月7日倫敦商品交易所銅價一度沖破9000美元/噸大關。 目前的境況與2006年年中極為相似。2006年有色金屬個股在5月見到高位后,進行了6個月的盤整,此后于2007年展開了A股市場有色金屬的奇跡篇章。 2010年末,以LME銅為首的大宗商品時隔3年再創新高,有色板塊個股在10月份之后已陷入兩個月的調整期,2011年能否復制2007年的牛市行情,成為投資者關心的話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將對2007年和2011年有色金屬面臨的全球宏觀環境進行對比,以供需變化作指引,分析2011年有色板塊能否重演牛市輝煌。 全球性貨幣寬松 相似度:★★★★ 全球經濟從2002年開始進入上升周期,截至2007年已連續5年高速增長,連續4年全球實際GDP增長率超過4%。 2010年全球經濟在猶豫中緩慢復蘇。從年初中國開始上調準備金率收縮流動性、年中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爆發,到年底以美國為首的發達經濟體再次量化寬松和中國加息,全球經濟開始恢復增長。 美聯儲的QE2為全球市場注入了更泛濫的流動性。有色金屬行業新財富金牌分析師、華泰聯合葉洮指出,美聯儲政策的關鍵不在于其公布的6000億美元的規模,而是其政策取向。量化寬松政策持續推進,釋放出的貨幣規模可能將超出市場預期。 美元疲態 相似度:★★★★ 2007年公認的全球資金流動性泛濫的根源在于美元。2006年11月下旬,美國調低了當年經濟增長及通脹預期值。這一因素支持了國際投資者對美聯儲可能降息的判斷,導致美元中短期疲軟。2006年12月1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以7.8331創下匯改以來新高。按照匯率中間價計算,匯改以來人民幣已累計升值接近3.2%。 隨著歐債危機的緩解,美元2011年繼續走強的動力已經減弱。安信證券宏觀部門認為,本輪歐債危機不會像今年二季度那樣,造成全球金融體系風險溢價的快速上升,從而導致大量資金涌入美國拉動美元快速升值。 另外,美國經濟數據近期也有所好轉,并可能進一步復蘇。這有望成為支撐大宗商品價格的重要力量。 銅價創新高后震蕩 相似度:★★★★ 銅是2007以前金屬牛市的“紅旗”,2002年初到2005年底,銅價累計漲幅高達228%。從2006年下半年開始,銅價一直在6500~8000美元區間振蕩。 2010年,銅同樣成為大宗商品反彈的領頭羊,從2008年最低點不到3000美元來看,到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