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三季度GDP“轉正” 增速超預期 |
發布日期:09-10-30 08:45:42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證券時報 作者: |
由于消費者支出及新屋開工投資出現反彈,美國三季度GDP結束四連跌的局面,實現3.5%的年增長率。這是自2007年三季度以來的最快增速,并從技術上結束了70年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 本報訊 備受關注的美國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昨日出爐。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第三季度GDP按年率計算增長3.5%,為連續四個季度下滑后首次出現增長,其結果遠遠好于市場預期。該數據再次給市場發出強勁信號,美國經濟已經擺脫衰退。 在美國三季度GDP數據公布后,昨日美股開盤大漲,三大股指盤初漲幅均在1%左右。歐洲股市一轉之前的跌勢而走高,國際油價也隨即快速反彈。 此前,眾多經濟學家已經表示美國經濟衰退在今年第二季度已結束。而好消息不僅僅是GDP數據,美國勞工部公布,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減少了1000人,總數降至53萬人。 由于市場早已預期美國經濟將恢復增長,美國財長蓋特納日前表示,現行經濟刺激措施的另一半效果還未開始顯現,目前無需出臺第二輪經濟刺激方案。鑒于美國經濟處于復蘇的早期階段,政府將認真考慮在當前實施的經濟刺激計劃中有哪些應該延長。另外,蓋特納認為美元仍將是全球主要儲備貨幣。 今年第一季度美國GDP同比下降超過6%,迫使美國政府加大了經濟刺激計劃,使第二季度的經濟萎縮幅度大幅減小,為三季度的復蘇打下基礎。 原本市場對美國第三季度GDP數據充滿信心,但本周美國相繼發布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和新屋銷售數據都不盡如人意,讓投資者開始感到一陣恐慌。僅僅在本周前3個交易日里,道瓊斯工業指數就從9972.1點下跌至9762.6點,跌幅超過2%。 有分析人士表示,市場人士會謹慎看待美國第三季度GDP數據,盡管近期公布的眾多公司業績表現出色,但美國失業率仍處于高位,消費者信心也仍在下滑,經濟復蘇之路仍很漫長。而歷史數據也表明,即使經濟回復正增長,職位增長也將滯后于GDP增長。另有分析人士表示,市場目前最擔心的是,在美國一系列經濟刺激計劃結束之后,經濟復蘇能否得以延續。不過,美國GDP“轉正”意義深遠,將有助于扭轉近期全球股市的頹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