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慘跌:做空與誘多的迷局? |
我認為它們還是在炒作中東因素,因為中印等新興國家今年的石油進口量增速仍很迅猛”,中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高層說。 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我國原油進口量達8496萬噸,同比增長9.1%;而外電報道,印度今年1月原油進口量環比又增長2.6%,它已成為進口排名美、中、日之后的第四大石油進口國。 “一旦中東發生危機,誰來滿足中印需求呢?這正是投行們的邏輯。”中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高層說。 然而,6日后國際油價的兩次暴跌,無疑給我國政府開啟了一個從容應對眼前危機的“時間窗口”。 自年初以來,受輸入性通脹及熱錢暗涌的影響,國內CPI指數不斷高企,從1月的4.9%升至4月5.3%,其間3月更達到了32個月來的最高點5.4%。 “依照傳統經濟理論,通脹之下應緊縮貨幣供給;然而由于抑制房價發展等需要,我國面臨經濟發展動力不足等難題,怎么辦?中央政府其實很難”,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專家坦言,“如果放任(這種局面)繼續下去,滯脹的風險就很大了”。 在他看來,現在國際油價暴跌,輸入性通脹的壓力就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中央政府正好可以借機出臺相應政策,更好地調整經濟結構。 5月12日晚,央行宣布自18日起,再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使國內準備金率達到21%的歷史高點,這已是今年第五次上調準備金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