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通脹時代短期難以重現 |
發布日期:10-09-20 08:37:49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證券時報 作者: |
全年CPI要超過3%并不容易,但負利率時代將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在實體經濟產能過剩的情況下,今年物價仍然強勁上漲的事實讓“過剩產能會抑制通貨膨脹”觀點受到了較大質疑。未來糧價穩定走高是大概率事件。CPI重新起來后難以大幅回落下去,低通脹短期還難以重現。 隨著豬肉、蔬菜和蛋價格大幅上漲推動8月份CPI增幅創出22個月新高,同比增幅達到3.5%,未來通脹形勢再次引發了高度關注。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這一數字不僅比7月份仍然高出0.2個百分點,而且按照目前趨勢在此后兩個月CPI很可能維持高位,這顯然出乎了市場預料。即使是在年底有所回落,下半年CPI的強勢表現仍然值得警惕,對未來的通脹形勢判斷則必須格外關注一些基本因素的深刻變化。 產能過剩不能抑制CPI上升 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了今年CPI漲幅3%左右的預期目標,目前大體可以確定的是,今年要完成這一任務總體上看還是有把握的。今年上半年CPI同比漲幅僅為2.6%,因此,在年底回落至3%左右的預期下,全年CPI要超過3%也并不容易。當然,與2.25%的一年期存款利率相比,這還是意味著,負利率時代將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在實體經濟產能過剩的情況下,今年物價仍然強勁上漲的事實讓“過剩產能會抑制通貨膨脹”觀點受到了較大質疑。回顧過去,在同樣存在產能過剩的時期,國內也出現過明顯通脹,例如2008年產能過剩嚴重———2007年多數工業行業在建產能達到當年產量的50%,這些產能在2008年陸續釋放,但并不妨礙CPI在當年2月攀升至驚人的8.7%。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們以投資為主的經濟增長模式下對于大宗商品、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更為敏感,食品權重較高的局面也使得CPI易受農產品(000061,股吧)價格上漲的影響。換個角度來分析,在國際金融危機迫使貨幣投放過多的背景下,產能過剩甚至會逼迫整體物價水平走高。這是因為,產能過剩意味著實體經濟利潤率偏低,甚至是虧損,逐利的資金顯然不愿意大舉投資于實體經濟之中,進入虛似經濟以及炒作大宗商品、農產品(000061,股吧)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今年國內頻頻出現農產品炒作就是一個證明。所以,隨著宏觀經濟調結構的深入發展,一些行業出現產能過剩并不會對CPI產生太大影響。 未來糧價可能穩定走高 在8月份CPI中,食品價格對CPI增長的貢獻達2/3,而核心制造業產品價格仍保持平穩。表面上看,糧食價格大幅上漲在國內主要是受長江中游和東北等主要產糧區遭遇嚴重自然災害的影響,這確實有一定偶然性。從影響糧價未來長期走勢的主要因素來看,由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