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世界貨幣”地位目前仍難以替代 |
發布日期:09-10-28 08:34:18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證券時報 作者: |
據新華社電 法國巴黎第九大學經濟學教授菲利普·沙爾曼26日撰文說,雖然近幾年美元持續貶值,但其“世界貨幣”的地位短期內很難被取代。 沙爾曼在法國《回聲報》上撰文指出,美元近幾年持續貶值主要是因為結構性因素,如美國貿易赤字和財政赤字不斷上升、美元利率走低、美國經濟衰退等。美元貶值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對歐元、日元等其他貨幣貶值;其次是對黃金貶值;最后是對石油等原材料貶值。 雖然美元作為“世界貨幣”有種種弊端,但目前在國際結算方面,IMF特別提款權、一籃子貨幣組合等都存在各自缺陷,因此難以取代美元地位。比如在原油市場,雖然產油國和消費國都希望找到替代美元的新定價方式,但一直沒有成功。沙爾曼舉例說,在上世紀80年代,對于可可這樣戰略意義稍差的原材料,生產者和消費者曾達成協議使用特別提款權定價,但卻以失敗收場。 沙爾曼認為,要想使市場合理運轉,必須有一種簡單清晰、大家都能接受的金融工具,目前是美元,沒有其他替代方案。只要國際貨幣體系沒有真正地重新構建好,美元的壟斷地位就難以被真正打破。 美國前財長康納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曾說過一句名言:“美元是我們的貨幣,但卻是你們的問題。”沙爾曼借用這個邏輯寫道:“美元是他們的貨幣,但卻是我們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