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翼候選人樸槿惠贏得韓國大選,將成該國首位女總統 |
繼周日(12月16日)日本大選塵埃落定之后,五年一度的韓國總統大選也已經于本周三(12月19日)鳴鑼收兵。選舉結果顯示,右翼執政黨新國家黨 (舊稱大國家黨)的候選人樸槿惠(Park Geun-hye)以微弱優勢戰勝主要競爭對手文在寅(Moon Jae-in),將成為該國歷史上首位女總統。 據不完全統計結果顯示,韓國大選投票率高達80.7%。盡管大選被安排在了工作日進行,同時又恰逢西伯利亞寒潮來襲,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都降至零度以下,但還是處處可見冒著寒風焦急地排隊等待投票的民眾,這與周末日本大選的冷清場面構成了鮮明反差。 在已經開出的近九成選票中,樸槿惠贏得了其中的51.6%,而競爭對手文在寅則獲得了48%。故而,文在寅已于當地時間周三晚間公開承諾敗眩而同時,樸槿惠則在慶祝勝選時得到了支持者的熱烈歡呼。 樸槿惠在勝選演講中表示,韓國人民用手中的選票作出了選擇,她對此表示感謝和感激。她同時許諾,將會在任內致力于克服國家在當前面臨的各種危機,并努力實現經濟復蘇,從而不辜負選民的殷切期望。 韓國憲法規定,總統任期五年,限任一屆,不得連任,因而,無論選舉結果如何,總統府青瓦臺都將在現任總統李明博(Lee Myung-bak)于年底任期屆滿后易主。但而事實上,對于新總統樸槿惠而言,青瓦臺并不是什么陌生的地方,因而她的父親樸正熙曾于1960年至1979年間長期出任韓國總統一直。而樸槿惠早在少女時代,就曾頂替被左翼激進分子槍殺的母親,陪同父親出席各種禮儀活動。 而在明年2月再次入住青瓦臺之后,樸槿惠也確實將會面臨著艱巨的任務和挑戰。首先,韓朝關系一直是東亞地區政治的核心敏感點,雖然北南雙方都更換了領導人,但是僵局將仍然一時難解。此外,經濟問題也將對新政府造成困難,雖然目前的經濟形勢還遠沒有15年前已故前總統金大中就職時那么嚴峻,但是在過去十年維持了高達5.5%的強勁增速之后,該國今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升幅料將降到約2%,這意味著新上任的領導人勢必要把更多的心思化在經濟的提振上。 事實上,樸槿惠能順利當選,其家世背景也起到了不小的幫扶作用。其父樸正熙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長期擔任韓國總統一職,直至1979年被部下暗殺,雖然身負有“獨裁者”的罵名,卻一舉將韓國從一個地處國際政治火藥桶中心的貧弱小國,一舉改造成在全球經濟版圖中占有重要重要地位的現代化國家,并因而至今仍被許多上了年紀的韓國民眾所懷念。 但對于該國的年輕人而言,過去的那段歷史意義并不大。他們更關心的是新政府該如何更好地發展經濟,并提供更多有著體面收入的就業崗位,同時也設法減小該國國內近年來逐漸出現的貧富差距擴大抬頭跡象。 此外,樸槿惠至今未婚,亦從未生育子女,這種身份幾乎已是東亞乃至全球范圍內成功政治女性的標志,但卻可能會降低民眾對其的認同度,同時,雖然她本人此前已有長達15年的從政經歷,但是卻一直缺乏明確的立場傾向性,這兩方面的問題,也會成為她日后的施政道路上的小小絆腳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