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央行LTRO融資效果大打折扣 金融危機結束了嗎 |
歐央行的兩輪再融資總共向市場注入了超過1萬億歐元的流動性,大大緩解了歐元區銀行層面流動性緊張的局面,但是歐元區銀行再融得歐央行提供的低息貸款后,并沒有將資金用于購買歐債國家的債券,這也是歐央行當初注入資金的初衷之一。所以此前在市場為希臘債務重組糾結之時,葡萄牙的國債市場就會聞風而動的主要原因。歐銀行并沒有將資金提供給企業和私人部門的意愿,更何況將資金投到極不穩定的國債市場上。歐銀行的惜貸行為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是自身的資本金需要補充,因為歐央行提高了更高的風險資本金要求,同時在持有歐債國家的債券上損失較大(希臘的債務重組造成了很多法國和德國銀行的巨大虧損)。其次歐銀行對未來歐元區經濟前景并不樂觀。但是歐銀行的惜貸行為顯然是不利于歐元區經濟的復蘇和就業市場的提振,尤其是作為就業容納主體的中小型企業,他們的融資渠道更為狹隘和不暢。 在目前歐元區極低的資金成本下,如何刺激歐元區銀行業的信貸活力,我認為歐央行可能有必要調降歐元區銀行存放在歐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上的超額準備金的收益率,甚至可以為零,也許可能會刺激一部分銀行的信貸行為;這種刺激政策可行性是建立在歐央行貨幣政策受限的背景下,那么我們來看,歐央行是否具備這一條件,歐元區2月CPI年升并連續3個月持平于2.7%水平,月升0.5%,遠超1月的下降0.8%,同比趨勢已經超過了歐央行設定的合適水平,所以我們認為這種方法是可行的,但是現在無論是歐元區還是美國都面臨的一個挑戰是石油價格在高位運行,盡管我們認為美國等石油消費國可能會釋放石油儲備打壓油價,但是石油價格的大幅走低似乎也并不利于歐央行和美聯儲貨幣政策騰挪的空間(美國房地產市場和勞動力市場的復蘇達到歷史平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可能還需要后續的政策刺激),略高于兩大央行設定的適宜水平可能是最好的權衡,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未來石油價格的走勢可能會延續一個高位震蕩的走勢。既不具備大幅下行也不具備大幅上漲的條件,維持一個高位區間震蕩可能是最佳的選擇。 如果歐央行沒有很好的刺激銀行業的信貸活力,那么歐元區未來的經濟何去何從呢?歐元區是否還會再度陷入金融危機,我們認為是有可能的,歐元區銀行現在不差錢,差的是一個好的盈利渠道,歐元區經濟在財政緊縮和公共部門去杠桿的壓力下,歐元區銀行的資金會投入哪里呢?在美國經濟復蘇的背景下美元資產是首選,所以我們看到了近期美國國債價格和美股一路上揚的走勢,如果這種趨勢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