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近期黃金市場特別火爆,國際金價沖上千元大關后,不斷刷新記錄,讓不少投資者躍躍欲試。
高鑫:的確,近期的金價一路高歌猛進。在《財富對話》第8期“淺談金幣收藏”時,國內(nèi)黃金價格大約223元,如今已經(jīng)漲至265元了,兩個多月內(nèi)漲幅達18%左右,上漲飛速。再拉長投資期限來看,2005年的金價約為105元,此后5年間平均年漲幅已經(jīng)達到了20%。
主持人:國人向來有買金的習慣,黃金在歷史上的表現(xiàn)一直不錯嗎?
高鑫:不是。金價在上世紀初一直維持在20美元~30美元之間;1970年黃金市場開始啟動,至1980年末暴漲至614美元,之后進入了長達20年的陰跌;直到2001年底跌至272美元,而后開始走入牛市,直到最近突破1200美元大關。
主持人:國際金價為何從2000年以來會走出這么一波大行情?
高鑫:黃金市場走出的這輪大牛市,主要有以下3方面因素:
1.巨大的貨幣投放量。2000年網(wǎng)絡泡沫破滅后,各國為了保持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向市場投放了大量遠遠超過實體經(jīng)濟貨幣需求的貨幣供給,導致貨幣貶值,體現(xiàn)在市場上就是諸如黃金之類的大宗商品價格飛漲。加之2007年美國又爆發(fā)了影響全球市場的次貸危機,為了刺激經(jīng)濟盡快復蘇,各國再次擴大貨幣投放量,進一步推高了金價。
2.低利率的寬松貨幣政策。目前各國為了刺激經(jīng)濟盡快復蘇,紛紛采取低利率政策。存款利率降至最低點,使許多存款從銀行流入投資市場,推高了黃金等投資品的價格。
3.新興市場央行購金。金融危機前,絕大部分新興市場(比如中國)的外匯儲備都選擇美元,如今美元貶值,使這些外匯儲備均面臨巨額損失風險。為了增強外匯儲備的安全性,新興市場央行紛紛賣掉美元,轉(zhuǎn)投其他更加穩(wěn)定的貨幣和黃金。
主持人:除了此前我們曾談到過的金幣投資,目前適合老百姓投資黃金的方式還有哪些?
高鑫:目前市場上供市民投資黃金的方式主要有3種:
1.實物金條。部分銀行、商場金店均有出售,實物金條成色多為99金,分為10克、50克、100克、1000克等幾種規(guī)格。一般來說,由于含加工費用和稅收費用等,其價格要比實時金價高出20元~40元不等的手續(xù)費。實物金多存在變現(xiàn)難的問題,而且保存麻煩,因此,投資者最好選擇承諾回收的機構(gòu)購買,否則變現(xiàn)時會有不小損失。
2.黃金股票。金價上漲,也催熱了一些黃金類的股票,購買黃金股,就好比擁有了相應份額的金礦,一旦行情變化,可以迅速出手,兌現(xiàn)利潤。其缺點是,除了要面對金價波動的風險,還要面對股市波動風險,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