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上攻兩千不是神話 |
發布日期:11-07-21 09:00:5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期貨日報 作者: |
7月份,國內外黃金價格均連創新高,紐約黃金期貨最活躍的8月合約已經攻破并站穩1600美元/盎司,滬金也一舉突破330元/克大關。筆者認為,后市黃金神話將不斷上演。主要原因是投資組合中需要黃金來降低貝塔系數,國際主流貨幣貶值風險和全球貨幣體系重建將促使各國央行和投資者對黃金產生青睞。 金價穩定且收益風險比偏好 世界黃金協會測算數據顯示,黃金二季度平均波動率為13.4%,而對商品極具代表性的標普/高盛商品指數波動率則為26.2%。黃金投資的收益風險比也創新高,高盛和摩根斯坦利等著名投行上半年投資組合把黃金加入其中都取得了較高的阿爾法收益。 QE3箭在弦上,流動性泛濫將卷土重來 美國經濟復蘇依然緩慢,盡管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表示QE3政策實施與否仍在觀察中,但美國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市場預計QE3推出只是時間問題。美國推遲實施QE3的參考因素是擔憂通脹下滑甚至通縮,然而美國政府在刺激經濟上“黔驢技窮”,在債務攀升和財政赤字的龐大壓力下,QE3或類似的經濟手段將成為其唯一選擇。 美元將重啟跌勢 美元指數在低位盤整良久,目前有重啟跌勢的跡象。一方面,歐洲加息預期導致歐元和美元利差擴大,歐債危機引發的避險買盤沒能提振美元走強;另一方面,美元貶值有利于美國政府變相降低債務,在當前美國為債務上限僵持不下的情況下,美國為緩解債務壓力而再次實施美元貶值策略的可能性較大。美元作為國際結算貨幣和主要外匯儲備,對商品特別是黃金的超級牛市功不可沒。自2002年2月份觸頂以來,美元已經貶值約28%,而剔除2008年金融危機的特殊周期,黃金市場一直在演奏牛市交響曲。 避險成為黃金的永恒話題 歐元區針對希臘的第二輪援助遲遲未有定論,意大利又出現“感染”跡象,而美債問題也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在避險需求刺激下,黃金ETF持倉在二季度共增加45.6噸,至2155.3噸,創下2010年二季度以來的最大增幅。自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后,全球主要貨幣市場就形成了緊盯美元的體系。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美元的地位受到沖擊,信用不斷喪失,在缺乏其他貨幣替代的背景下,美元“跌跌不休”。世界主要央行基于對外匯儲備縮水的擔憂紛紛增倉黃金,今年迄今央行凈買入的黃金總量超過去年全年增持總和。 黃金波動穩定而風險收益比較高使得投行等機構在構建投資組合中優先考慮黃金;美聯儲醞釀QE3或將引發流動性泛濫,世界貨幣體系重建導致各國政府紛紛增持黃金;官方和民間對黃金的需求攀升,使得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