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國際十大頂級投行大宗商品收益下滑18% |
【摘要】倫敦金融行業分析機構Coalition周三(2月19日)在報告中寫道,2013 年國際十大頂級投行在大宗商品市場的投資表現仍舊不佳,整體收益下滑18%,并錄得第三年連續下跌,因商品投資興趣偏弱以及市場波動較小。 倫敦金融行業分析機構Coalition周三(2月19日)在報告中寫道,2013年國際十大頂級投行在大宗商品市場的投資表現仍舊不佳,整體收益下滑 18%,并錄得第三年連續下跌,因商品投資興趣偏弱以及市場波動較小。 接受調查的十家投行銀行包括:美銀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巴克萊銀行(Barclays)、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花旗集團(Citi)、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和瑞銀(UBS)。 報告數據顯示,2013年國際頂級投行在大宗商品市場的收益下滑從2012年的55億美元下滑至45億美元,這僅占2008年141億美元收入的三分之一不到。同時,其中部分投行已經大幅縮減商品方面業務,有些甚至完全關閉或出售旗下的商品業務部門。當然,這也和全球金融危機后日益增加的監管壓力和高昂的資本要求有關。 據之前媒體報道,德意志銀行已經在2013年正式宣布大規模撤出大宗商品交易,而摩根大通也在近期宣布待售旗下實物商品交易部門,并持續尋找可能的買家。 報告還指出,由于受到商品市場蕭條客戶環境以及低波動率的影響,商品投資收益仍在繼續走低,特別是2013年四季度美國電力和天然氣市場還經歷了一場大跌。 通常而言,華爾街投行不會輕易放棄商品業務收益,其更愿意將它歸并在固定收益,外匯和商品分類(FICC)。然而,2013年華爾街投行的FICC收益也下滑了19%,至739億美元。 2013年19類大宗商品湯森路透/核心商品CRB指數整體下滑5%,而2014年至今該指數已反彈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