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智宇 實習生 丁玲 深圳、廣州報道
導讀
從歷史情況看,短期內敘利亞局勢會在一周左右對油價造成沖擊。民生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指出,美國2017年4月也對敘利亞發動了軍事行動,黃金和原油都在一周的時間內先漲后跌。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布推文一周后,美國“戰斧”導彈最終落在了敘利亞境內,這讓中東地緣政治風險激化的擔憂彌漫。國際原油價格在上周錄得2017年7月以來的最強勁的周漲幅,美國WTI原油及布倫特原油價格上周漲幅均超過8%。
但隨著俄羅斯、美國等國家在外交領域的交鋒持續,投資者在4月16日紛紛“用腳投票”,認為敘利亞局勢已趨于穩定,對市場影響有限。截至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稿,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下跌1.3%報71.64美元/桶,WTI原油下跌1.28%報66.53美元/桶,黃金等避險資產小幅收跌。
美股方面,投資者從容面對敘利亞沖突,同時受到美國銀行等銀行股業績提振,三大股指高開,道瓊斯指數開盤上漲超過150點。截至記者發稿時,道瓊斯指數漲幅超過190點,報24550.21點。
在受訪者看來,美國等國家對敘利亞進行精確打擊,短期內會對提升油價有一定影響,但提升空間有限,長期還是需要關注國際供求關系,黃金等資產上行也面臨阻力。
局勢緩解,短期油價影響有限
盡管敘利亞并不是一個重要的原油生產國,但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該地區的緊張局勢也會讓原油市場緊張。
就在上周,美國WTI原油在4月15日時錄得了自2014年12月以來最高水平,達67.76美元/桶,美國WTI原油和布倫特原油也錄得了2017年7月以來的最強單周漲幅,分別為8.6%和8.2%。
“原本預期美、俄會在敘利亞爆發大的沖突,英國、法國等國,以及沙特、伊朗等產油大國也卷入其中,這推動了近期油價的飛漲。”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副研究員潛旭明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但這次戰事看起來是一次性外科手術式打擊。
“美國五角大樓在軍事行動發生后也舉行了新聞發布會,稱美軍對敘軍事行動是‘一次性’打擊,這讓敘利亞局勢得到緩解,油價、金價回落也在情理之中。”潛旭明說。
此外,克里姆林宮官網也于4月16日援引普京的講話稱,美國及其盟友對敘利亞的軍事打擊違反國際法,將嚴重損害敘利亞問題政治解決前景。如果這種違反“聯合國憲章”的行動繼續下去,將不可避免地導致國際關系混亂。
從歷史情況看,短期內敘利亞局勢會在一周左右對油價造成沖擊。民生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指出,美國2017年4月也對敘利亞發動了軍事行動,黃金和原油都在一周的時間內先漲后跌。在張瑜看來,本次軍事打擊應該是特朗普在中期選舉壓力下急于作為。為極力爭奪民眾選票和支持率,轉移內部減稅、基建效果一般帶來的壓力,推進其強硬的貿易政策,特朗普有較強的政治作秀和“有所為”的訴求。
“中東地區最近一段時間比較復雜,這不僅僅是敘利亞遭精確軍事打擊這一件事,原本按理而言,在特朗普宣布行動后,局勢應該更加焦灼、油價大幅上漲,但市場的反應并不是如此。”隆眾石化網分析師李彥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這是因為“在國際油價市場有一句話,’漲于預期,跌于事實"。李彥指出,盡管美國軍隊已經對敘利亞發動了精確軍事打擊,但是空襲在周末就已經結束,而油價只有在地面部隊參戰、爆發大規模戰爭的情況下才會持續拉升,伊拉克戰爭和利比亞內戰都是這一范疇,兩場戰爭都使得油價出現了持久的回升。
“但是很明顯,敘利亞的局勢并不屬于這一范疇,目前的交易盤以亞洲投資者、交易商為主,石油價格出現較大回落就是他們對于該事件的態度,因為這件事并沒強于大家預期。”李彥認為,敘利亞局勢最終很可能就此止步,對市場的影響逐漸淡化或者消散。
油價或將穩定在一定區間
盡管敘利亞遭受軍事打擊可能不會持久地提振油價,但會對油價形成一定的底部支撐。李彥認為,目前油價想要大幅度下跌、吐回近期漲幅不太容易。FXTM研究分析師Lukman Otunuga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盡管中東緊張局勢加劇和地緣政治風險提升可能有助于OPEC重新平衡市場的努力,但對于平衡市場這個長期問題來說,這只是個短期方案。
Otunuga指出,盡管供應中斷的威脅可能會在短期內支撐油價,但美國頁巖氣產量的增加對油價上漲的長期威脅仍不容小覷。如果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消退,歐佩克可能會被要求執行此前承諾的特殊措施,以維持目前油價的上行趨勢。根據通用電氣旗下貝克休斯能源服務公司4月13日的報告,美國能源公司在上周新增7座原油鉆井平臺,總數達到了815座。這個數據是自2015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市場對美國產量增加的擔憂也隨之加劇。
此外,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數據亦顯示,受到頁巖油產量提升的推動,美國境內原油產量在上周達到了1052萬桶/日,這是美國原油產量的歷史最高水平,接近全球最大原油生產國俄羅斯的水平,高于沙特阿拉伯的產量水平。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亞太地區首席市場策略師Tai Hui在回復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稱,部分投資者擔心美俄關系的進一步惡化會影響石油市場,但在必要的情況下,OPEC是有能力滿足供應短缺的需求。
另一方面,張瑜認為,盡管美國等國屢屢對俄羅斯制裁加碼,但目前的俄羅斯經濟仍處于整體復蘇過程中,經濟形勢總體向好,原油產量及出口量緩慢回升,截至2017年末俄羅斯日產量達到1116.9萬桶/日。
從提升空間來看,俄羅斯目前的原油產量相比歷史峰值還有28萬桶/日的空間。張瑜指出,俄羅斯的能源出口,特別是原油出口,是其經濟的支柱產業,當經濟下行甚至陷入危機時,俄羅斯會傾向于增產石油來拉動經濟增長,同時搶奪OPEC市場份額。
Tai Hui表示,考慮到對全球經濟活動的邊際影響,敘利亞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升級對整體市場情緒有所影響,但影響有限。例如美國一季度經濟數據強勁,投資者還是應該關注企業的基本面。Otunuga則認為,從長期來看,油價可能會達到70美元/桶,之后可能會穩定在60美元/桶。因為OPEC與美國頁巖氣供應商之間斗爭才會是影響石油價格的主要因素。以OPEC為首的減產協議和地緣政治風險可能會推高油價,而美國頁巖油產量的上升應會相應限制油價上行。
至于黃金等避險資產,Otunuga指出,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可能會引發的高風險偏好,加速了資金趨向避險,這會推動金價上漲,同時風險規避情緒也會繼續支撐金價,但隨著美聯儲加息預期的升溫,金價上行升勢可能面臨阻力。
21世紀經濟報道 周智宇 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