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的“戰爭情結” |
發布日期:13-09-16 09:02:25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上海中期 作者:李寧 |
借口,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公然單方面對伊拉克實施大規模軍事打擊。伊拉克戰爭進行了40多天,美國達到了用武力推翻薩達姆政權的目的。但在伊拉克戰爭開始前的一個月,黃金價格一路走低,從388.90美元/盎司下跌至331.50美元/盎司,跌幅達14.76%,在戰爭開始后,黃金仍呈下跌走勢。2003年5月1日,布什宣布伊拉克主戰場戰爭結束,黃金價格沖高至27日的374.4美元/盎司,隨后接連下滑,7月15日為340.68美元/盎司,跌幅達9%。隨后,金價進入整理期,直至伊朗核問題出現而重歸上漲。 第五是2011年的利比亞戰爭。2011年3月18日,英、意、法三國聯軍發動利比亞戰爭,戰事一波三折,卡扎菲政權與反對派的斗爭在利比亞全國城市展開,受到法美以及北約支持的反對派由弱到強,漸漸控制了局面。黃金受到利比亞戰爭的影響大幅上漲,自戰爭前的2011年1月28日的低點1307.8美元/盎司算起,上漲至2011年5月2日的1575美元/盎司,漲幅高達18.79%。 由以上分析可見,戰爭對黃金帶來的影響并不一定都是上漲。如果是突發性戰爭,由于在市場預期之外,因此,金價往往會產生脈沖式行情,但之后快速下跌的概率較大;如果是市場預期之內的戰爭,那么在戰爭爆發前,金價的上漲基本已經反映了這種預期,而戰爭正式爆發則宣告了其對金價促漲作用的結束。 當前,市場對“有限度打擊”的敘利亞戰爭已有預期,且正值美聯儲退出量化寬松政策的關鍵時點,因此,其對金價的推漲作用可能并不會很強。總體來看,二戰后的戰爭都是局部性戰爭,對世界格局的影響局限在一定范圍之內,戰爭對黃金產生的風險溢價持續的時間往往不會很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