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熱點紛呈 黃金白銀搶眼 |
上海鉛期貨隆重登場、紐約原油創兩年半高點、黃金白銀比翼齊飛……商品期貨市場熱鬧非凡。不過,就國內而言,3月24日各品種走勢分化:農產品下跌,金屬整體上漲。有分析認為,流動性收緊依然令商品市場表現震蕩。 鉛期貨上市首日高開低走,符合市場預期,就開盤當日情況來看表現一般,首日千手左右的持倉也體現出大合約對于市場的交投熱情有一定影響。據相關數據顯示,主力1109合約高開于19230元/噸,全天呈現震蕩走低,最高觸及19570元/噸,最低18830元/噸,收于18935元/噸,較基準價18350元上漲585元,成交量73440手,持倉量9696手,各合約走勢理性,1203合約未有成交。 有分析認為,相對現有的商品期貨,作為首個大合約新品種,個人投資者參與鉛期貨交易的成本比較高。以掛牌基準價18350元/噸計算,在不計手續費的前提下,投資者做1手鉛期貨的保證金近69000元(保證金比例為15%),明顯高于目前做1手銅的成本。從上市交易的情況來看,投資者觀望情緒仍比較濃厚,但隨著市場逐步穩定,交易量或逐步上升。 原油、黃金和白銀漲勢如火如荼。受利比亞局勢及汽油供應下降影響,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原油期貨23日創兩年半高點,報每桶105.75美元。而在投資者避險需求推動下,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黃金期貨23日升至紀錄高點,白銀期貨觸及31年新高。 據介紹,歐元區債務問題重現增添了市場焦慮情緒,投資者此前已對油價升至每桶106美元、利比亞戰事以及日本核危機感到不安。在這種情況下,貴金屬作為避險資產的吸引力大增。 國內方面,農產品市場疲軟下跌,油脂市場跌幅最大。據市場人士分析,在美國農業部種植意向報告公布之前,農產品市場缺乏新消息指引,大豆、豆粕需求放緩似乎是盤面最大壓力因素。 金屬則普遍走高,主要受隔夜LME上漲帶動。盡管美國新屋銷售數據意外下滑,但并未打壓市場做多人氣。美國2月新屋銷售較上個月大幅下降16.9%,年率為紀錄最低的25萬戶,預估為29萬戶。滬銅、滬鋁皆現高開,但隨后卻漸漸走低。滬銅主力1106合約尾盤報收于72410元/噸,上漲0.88%;滬鋁主力1106合約收盤價16860元/噸,漲幅為0.33%;滬鉛主力1109合約較基準價上漲3.19%;滬鋅主力1106合約高開后震蕩下行,尾盤報收于18580元/噸,小漲0.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