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市場三大亂象治理難破題 |
對黃金投資市場的規范終于納入到監管層的視野之中。昨日,央行、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稅務總局和證監會聯合出臺了《關于促進黃金市場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黃金市場未來發展的總體思路和主要任務。 目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產出國和第二大黃金消費國。作為世界第五大黃金儲備國,中國的黃金儲備已達到1054噸。有專家表示,按最保守估計,現在中國民間積累的黃金已超過3000噸。 《意見》明確,要進一步完善黃金市場制度和相關政策。穩步推進黃金市場法律法規等相關制度,在稅收政策方面,研究推動完善投資性黃金和商業銀行黃金業務稅收政策。 此外,《意見》表示,將擴大有進出口黃金資格的商業銀行數量,進一步發展黃金租借市場,拓寬黃金實物供給渠道。明確要完善黃金市場外匯政策,推動黃金市場對外開放,切實做好黃金市場融資服務。一位黃金業內人士稱,中國雖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產出國和第二大黃金消費國,但黃金交易基本限制于國內。《意見》的發布顯示出中國將進一步開放黃金市場,這對黃金是重大的利好消息。 對于屢禁不止的地下炒金事件,《意見》強調,將規范黃金市場參與者行為,嚴禁參與地下炒金活動。對參與地下炒金活動的市場主體,相關部門應予以嚴懲,并將相關信息錄入征信系統。市場主體要從維護投資者利益和維護黃金市場健康發展的大局出發,發現問題及時報告。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意見》的出臺有助于促進黃金市場健康有序,發揮黃金市場在黃金產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但從目前的情況看,地下炒金“毒瘤”、黃金市場做市商對賭拉投資者做“墊背”以及金店準入門檻偏低等問題仍很難解決,這些問題不解決,監管層的意圖很難奏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