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交易攤薄期金風險 銀行掛鉤黃金理財產品升溫 |
發布日期:09-09-05 08:52:33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投資與理財 作者: |
易攤薄期金風險 除了紙黃金,還有一些偏向高收益的投資者對于黃金期貨也很感興趣。一位在外企工作的中層管理人員高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家里有金條的儲藏,聽朋友說起黃金期貨,也想試試,但是考慮到期貨市場對于專業性要求很高、以及大幅波動的高風險,遲遲沒有入市。”其實商業銀行提供的黃金期貨業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高先生的難題。 2009年4月2日,經上海期貨交易所省核準同意,中國工商銀行(601398,股吧)、交通銀行(601328,股吧)、興業銀行和民生銀行成為上期所的會員,可以直接參與上期所的黃金期貨交易,并可向個人推廣黃金期貨業務。“在期貨套利交易中,很多國際上的交易所對套利交易還有優惠,比如收取比較低的保證金和手續費。對銀行這種大型機構來說,這些小優惠政策往往可以節省一大筆資金。”一名在中期期貨公司工作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黃金期貨上市以來,由于價格波動劇烈,許多個人投資者虧損嚴重。上述期貨業內人士說:“如果銀行作為機構投資者入市進行套利交易,實際上所受的風險是比較小的,投資者購買銀行的黃金期貨理財產品既能攤薄風險,又能獲得穩定收益,可謂一舉兩得。” 隨著老百姓對黃金投資的熱情高漲,銀行黃金中間業務收入的增長也很可觀,其中興業銀行、招商銀行等股份制商業銀行尤為突出。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工商銀行去年黃金交易額同比增長269%,達到了2067億元;興業銀行也超過了2000億元。黃金理財,正成為很多銀行向客戶推介的主要產品。篤信黃金價值永恒的你,準備好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