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無意增持黃金 國際金價應聲下滑 |
發布日期:10-03-10 08:45:3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證券時報 作者: |
中國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稱“黃金不可能成為外儲投資主要渠道”,令本已開始走弱的國際金價昨日在亞洲時段再遭打擊。 全球最大產金國中國昨日明確表態,在國家層面增持黃金存在一定限制,且黃金儲備也不可能成為外匯儲備投資的主渠道。受此消息影響,國際金價應聲下跌,但跌幅有限。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昨日明確表態,黃金是一個不錯的資產,但從國家層面、外匯儲備的層面增持黃金存在一定限制。他指出,黃金不可能成為我國外匯儲備投資的主要渠道。目前中國擁有1000多噸的黃金儲備,市值是300多億美元,即便是翻倍,那么黃金占儲備的比例也不過是從百分之一點幾提高到百分之二點幾。 他進一步解釋稱,世界黃金市場容量有限,如果中國大規模購金的話,肯定會推高國際金價,而中國的金價是和世界接軌的,一旦國際金價上漲,中國老百姓買首飾和金條,就會面臨金價上漲,這也應該有所考慮。 易綱還表示,最近幾年的黃金價格漲得很快,可是如果參照過去30年價格,實際是大起大落。作為投資,它的收益并不是很好。所以,對于增持黃金的建議,中國會根據市場的情況慎重考慮。 上述言論發表后,倫敦現貨金價應聲下跌3美元,從每盎司1123美元下探至1119.5美元。截至昨日北京時間19:30,倫敦現貨金報每盎司1117.0美元,下跌6.7美元;紐約黃金期貨4月合約報1117.1美元,下跌7.5美元。上海期貨交易所黃金價格收盤也全線下跌,主力合約1006合約下跌3.3元,收報248.36元/噸,跌幅1.31%。 此前,在去年11月印度購買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出售的200噸黃金后,許多投資者一直預期中國將購買剩下的191.3噸黃金。 目前,我國是全球第一大黃金生產國,2009年黃金產量為313.98噸,也是全世界黃金消費的第二大國,僅次于印度,一年消費400多噸黃金。很多研究表示,最保守的估計,中國民間現在積累的黃金要大大超過3000噸。 目前,隨著各國政府為應對可能出現的財政赤字惡化而采取更多行動,全球再通脹將成為支撐黃金價格一個因素,國際大型對沖基金也看好這點而大量押注金價上漲。不過,黃金和白銀投機興趣仍低于2009年水平。 最新統計顯示,美國黃金市場非商業性凈多頭頭寸2009年平均為35.5%,2009年10月觸及40.2%的高點。目前,這一比例為33.90%。多家大型投行預計,雖然美元走勢強勁,但由于黃金投機興趣并未過度,因此,即便美元繼續升值,金價也不會大幅下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