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黃金價格仍然趨漲 |
發布日期:10-02-24 08:41:0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理財一周報 作者:朱雋穎 |
高。資金存放在銀行,利息太低,不足以彌補物價上漲。鑒于上述因素,加上經歷了這次全球金融危機,各國政府為了早日走出危機,大量發放信貸貨幣,這樣勢必導致通貨膨脹。再加上主要國際貨幣——美元持續貶值,黃金價格趨于堅挺,居民部分富余資金自然流向黃金市場,以便規避通貨膨脹達到資產保值的目的。 我們現在所處的投資環境與日本上世紀80年代相似,居民財富增長很快,居民理財品種主要是購房、買保險、投資股票。但是,經歷了1995年阪神大地震,1997年-2000年先后多家保險公司倒閉,以及上世紀90年代后日本經濟進入衰退,股票市值大幅縮水,居民的理財視線轉向購買金條。2006年至2008年金價高位運行,日本則成為凈賣方,這說明日本投資者經過多年投資運作,已成為成熟、理性的投資者。日本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鑒。 我國居民也具有藏金偏好,目前,我國民間黃金儲藏量大約在2500-2700噸(建國后至2008年新產黃金總量3520.8噸,扣除國家黃金儲備量1054噸和工業用金300噸)。黃金市場開放后為居民投資黃金創造了條件,居民購買金條、金首飾總量持續上升,2008年居民購買金條68.9噸,金首飾326.7噸。 但是,從投資品種分析,金條投資數量大大少于金首飾,說明居民的投資理念比較傳統,同時也反映了我國黃金投資渠道不暢通。許多居民購金習慣到金店、商鋪,而不是在金融機構。為了鼓勵大家投資黃金,我們要開發符合投資者需要的投資產品。比如,開拓黃金“零存整取”、黃金債券、黃金基金等業務,實現傳統的銀行儲蓄業務與黃金交易相結合的投資業務,以滿足居民儲蓄、保值和投資的心理。這樣有利于大量的社會閑散資金進入黃金市場,從而推動個人儲金。另外,我國也在不斷完善稅制改革,一旦開征遺產稅,潛在的納稅人也會采取避稅行為。其中黃金屬于匿名資產,在分給子孫繼承時較為方便,不用繳納遺產稅。 理財一周報:周老師,十分感謝您接受采訪!您講了很多黃金對于個人投資者的意義,最后能否請您再在宏觀層面上,談一下您對黃金投資的看法。 周潔卿:我國一直被資金流動性過剩困擾,資金流動性過剩已成為威脅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的隱患。資金流動性過剩導致貨幣供應量過度增加,銀行體系資金泛濫,利率長期維持在較低水平。如果不回收過剩的資金,就會引發實體經濟投資過熱或通貨膨脹,就會推動樓市、股市等資產價格上漲,并形成泡沫損害整個國民經濟。對此,實施藏金于民是一種比較理想的舉措。如果我們開拓符合居民需要的黃金產品,引導居民儲存黃金,假設我國人均增加2克黃金,總量達到2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