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黃金業務下半年“大搬家” 全部從金交所轉移至銀行旗下 |
個人黃金業務一次大搬家,將要從上海黃金交易所(下稱“金交所”)綜合類會員的門下,全部轉移至商業銀行旗下。今后,商業銀行只要技術上達標,都將有資格代理金交所黃金延期交易(T+D)業務。 金交所近日召開會員大會,部署了黃金延期交易業務的“平移”工作,即將金交所綜合類會員提供的黃金延期交易服務,今年下半年將逐步轉移到商業銀行。 根據會議報告:“平穩推進綜合類會員代理個人客戶的清理工作”成了今后金交所的工作重點之一,報告還明確指出,“根據總行(即中國人民銀行)要求,下半年逐步將原有綜合類會員代理個人業務的試點轉移到商業銀行。” 這是金交所對于黃金延期交易業務“平移”工作的最新表述。也就是說,一旦“平移”工作結束,綜合類會員將不再代理個人開展黃金延期交易業務。而個人開展黃金延期交易,途徑將只有商業銀行。 事實上,早在今年年初,興業銀行(601166,股吧)就曾作為試點銀行,率先在全國范圍內向個人客戶推出了金交所黃金現貨延期交收產品。目前,民生銀行(600016,股吧)、深發展等銀行均能開展此項業務。 據介紹,為了保證金融類會員和綜合類會員間的合作能順利進行,金交所對于可能出現的問題都予以充分考慮,不斷細化工作方案,于9月18日順利試點了第一次“平移”工作。 “通過該次試點,我們發現銀行在技術上還需要進一步跟進和加強,這將影響整個'平移’工作的進程;至于交易所層面,都已經做好準備了;綜合類會員也都做好準備了。”金交所新聞發言人童剛接受CBN記者采訪時如是表示。據其透露,銀行的技術完善至少還需要持續4~5個月。 商業銀行參與此項業務與否,只存在技術門檻,只要技術上達標,將都有資格開展代理該項業務。童剛向CBN記者明確表示,之所以向所有銀行放開,是為了防止個別銀行的壟斷,防止黃金投資者可能遭遇的“高手續費”出現。 黃金現貨延期交收產品是金交所的掛牌交易合約,交易起點為1000克,采用雙向保證金交易方式,客戶開倉交易后,可以選擇當日平倉或交割,也可以選擇延期平倉或交割。據介紹,此次黃金延期交易業務之所以由金交所綜合類會員向銀行轉移,完全是出于市場監管和規范的需要。 “對于商業銀行來說,這是一次重大機遇,不僅可以增加傭金收入,也能帶來不小的現金流量,貢獻不菲的中間業務收入。”市場資深人士陳逸群向CBN記者表示,我國期貨投資者數量和當前通過銀行參與黃金市場開戶的人數差不多,都是80多萬。相比數量眾多的期貨經紀從業人員,這塊黃金市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