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數破位下滑 金價漲勢“溫和”令私募失望 |
美元指數向下,大宗商品向上。 整個7月,美元指數延續著下跌趨勢,繼7月13日跌破80點重要關口后便持續下滑,目前僅為78.16點,創2009年以來的新低。 “美元指數的下滑,與美國宏觀經濟整體走好不無關系。” 南華期貨高級分析師段世華說。 美國當地時間7月31日,美國商務部(CommerceDepartment)公布了美國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顯示,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后,4-6月美國GDP折合成年率下降1.0%,而在此前接受道瓊斯通訊社(DowJonesNewswires)調查的經濟學家曾預計,第二季度GDP下降為1.5%。 “數據超出人們預計,暗示經濟衰退已經得到緩解,要知道,第一季度時美國GDP下降幅度為6.4%,而去年第四季度為5.4%。”段世華向記者解釋,“在宏觀經濟復蘇的背景下,美元的避險功能已經喪失,美元走低也就不足為奇。” 美元跌,大宗商品就會漲,這個“蹺蹺板”游戲,也正無時無刻地上演著。 紐約原油自7月14日每桶60美元起,經歷了九連陽,在7月27、28兩日調整后,三根大陽線將油價頂到了70美元的上方,目前報于每桶70.5美元,半月漲幅17.5%;而LME銅,亦從7月8日每噸4718美元的低點,攀至目前的每噸5937美元,漲幅高達25.8%。 相比于國際原油與銅價的“兇猛”漲勢,金價則要“溫和”許多。 國際金價自7月8日觸底每盎司907.7美元后,便開啟上漲之路,目前紐約COMEX黃金價格已接近960美元/盎司,截至記者發稿,主力合約12月穩定在956美元/盎司,漲幅在5%左右。 “雖然我們堅定地看好黃金未來走勢,但在具體操作時,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長金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姚海橋表示。 姚海橋所在的長金資產管理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黃金投資及其資產管理的企業,去年5月與國投信托公司合作發行了一款黃金信托產品。 雖然在去年一度賺得盆滿缽滿,但今年上半年的行情,卻令姚海橋并不滿意。 “無論是金融危機,還是通貨膨脹的預期,理論上都給黃金投資提供了機遇,但是近幾個月黃金走勢卻令我們很是失望,相比于有色金屬和石油,金價的上漲實在是太溫和了。”姚海橋抱怨道,“雖然我們現在還是看好黃金價格上漲,但也只能根據情況靈活投資,不能一味做多。” 事實上,早在今年2月,金價一度沖破1000美元/盎司的重要關口,令眾投資者驚呼“黃金時代”的來臨,然而隨著經濟的緩慢復蘇,避險資金開始逐步撤離黃金市場,4月中旬已低于每盎司870美元。 “幸好后來美元指數跌了,加上一些投資者預計未來通貨膨脹,所以在近幾個月略微推高了黃金的價格。”段世華分析,“美元指數的下跌,也預示著避險資金正脫離美元,市場的風險偏好正不斷上升。” 然而,市場的風險偏好提升也是一把“雙刃劍”,在打壓美元提振金價的同時,亦使黃金避險買盤大幅縮水。截至7月31日,全球最大的黃金ETF(SPDRGoldShares)持有黃金1072.87噸,7月份累計減倉47.68噸,減幅達4.3%。從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最新公布的截至7月28日當周COMEX黃金期貨分類持倉報告可以看出,基金持有172771手凈多頭寸,近一個月以來同樣呈現減倉態勢。 “ETF并不能代表市場的所有資金的看法,事實上,目前正處于通貨膨脹的積累期,未來黃金在抗通脹上應當有所作為。”段世華對ETF的減倉行為不以為然。 然而在某期貨私募眼中,黃金儼然“雞肋”。 “黃金我們不投資的,上半年的情況用六個字形容就是:沒行情、波動小,我們做的是有色金屬和石油,而且是堅定的看多。”上述私募說道。 而姚海橋則認為,由于黃金定價權并不在國內,雖然國內普遍看好黃金抗通脹功能,但市場并不一定如國內投資者所愿。“我和一個國外的私募基金經理聊過,他說如果中國看好某個黃金,他們就會朝反方向做。我想,如果黃金想要向我們期望的那樣出現大漲,除非有更多的黃金定價權在我們手中。”姚最后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