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還能避險嗎? |
們知道索羅斯同樣也在拋售黃金,而且他的黃金成本價遠遠低于現價,可以不顧市價狂拋,我相信他們會認同這種判斷。”一個香港的期貨專家就此事跟筆者交流時說。 黃金避險功能的弱化,以及波動性的增強,可能會令不少期待黃金再次進行貨幣化復興的專家學者失望,但遺憾的是,這可能正是黃金的宿命,它就是一種特殊商品,而不太可能再成為貨幣。 全球黃金供應量極其有限,以黃金作為貨幣,可能可以滿足個別小國的需求,卻根本無法抵御全球化的沖擊,它也根本無法適應貨幣化所需要的支付手段功能。之前也有人提出,在美元弱勢的情況下,要讓人民幣與黃金掛鉤,或是將黃金作為中國分散外匯儲備的一個重要選擇。但這些顯然都行不通,要知道,全球黃金的一年產量可能還不夠中國一個月的外匯增長。 當然,黃金仍會是各國儲備貨幣的重要部分,但這有一定的外圍特點。當市場利息超低,或是市場信貸風險超高時,對于黃金的需求就很高。但假設美元利率高達5%,那些資產管理公司的投資經理對于黃金的需求就會驟減,因為理性的投資者可能不會在這種情況下愿意持有一個不生息甚至要付出管理費的資產。 同樣顯而易見的是,我們不能因為黃金的階段性波動,便將它從避險工具名單上剔除。只是未來一段時間,投資者可能得適應一種動態的避險安排,對“安全”這一詞匯進行更精確的時間與條件定位。比如說,判斷黃金走勢的要素,在短期之內就是全球金融危機的可能性。如果再次出現大規模金融危機的話,黃金還會大幅度上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