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央行宣布撤回黃金的戰略意義 |
發布日期:13-01-24 08:59:5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理財18 作者: |
上周三,德國央行宣布從紐約聯儲和法國央行分別運回300噸和374噸黃金儲備。許多人由此懷疑,這可能意味著全球央行之間的信任遭遇了危機。德國央行也搬出了各種邏輯上的、歷史經驗上的理由來說服市場:這個舉動并沒有什么不尋常的意義。但是,從德國央行宣布撤回黃金的數量、范圍以及時機來講,很難不讓人去想這背后的戰略意義。 目前,正是全球央行要共同合作的時候,德國央行的這個決定必然會引起許多驚訝。雖然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說過,黃金不是錢;雖然巴菲特也說過,黃金是野蠻時代的遺跡;但德國央行的行動還是對投資者的情緒造成了強烈的沖擊。 德國央行目前的黃金儲備為3396噸; 其中1500噸存放于紐約聯儲,374噸存放于法國央行,另有部分存放于倫敦和法蘭克福; 德國央行將在2020年之前,從紐約和巴黎各運回300噸和374噸黃金。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來自蘇聯的入侵威脅讓許多西歐國家開始在國外將黃金儲備分散儲存,多存放于美國和英國。如今,德國央行存放的黃金僅占其黃金儲備總量的31%。而現在,蘇聯的威脅早已煙消云散,所以德國也開始考慮重新安排黃金儲備的貯藏地點了。 幾十年以來,全球各大央行都對自己的黃金儲備情況保密,也沒有誰質疑各大央行公布的黃金儲備總量。但是現在,央行和一些商業銀行的金庫中持有的黃金越來越多地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令許多德國人甚至全球觀察者吃驚的是,幾年前,德國央行曾經承認,已經有好幾十年沒有對所持黃金儲備進行過審計了。 發達國家都采納了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創造了基于法定貨幣的經濟體,而這些法定貨幣是由那些看上去不那么可靠的公共債務所支撐的。在這樣的世界中,很好理解德國人希望自己來保管黃金儲備的想法。但這種想法是會傳染的。荷蘭的一個政黨已經要求運回法國存放在美國、英國和加拿大的612噸黃金儲備了。 問題由此產生了:這種情緒會在接下來的日子里蔓延到別的國家嗎?這是否還會暴露出一些金庫的黃金短缺問題呢?如今投資者對央行的信任本來就在迅速降低,那么央行之間的信任是否也面臨危機呢? 與此同時,發展中國家的央行正在努力地積累黃金儲備,中國、東南亞國家尤為突出,俄羅斯、土耳其和烏克蘭也在這樣做。中國是現在全球第一大黃金生產國,但一直保存著自己生產的黃金,甚至還要從公開市場進口黃金。而且,現在實際上已經沒有哪個主要的央行會出售黃金了。本世紀初,英國央行以不足每盎司300美元的價格出售了數百噸黃金,無疑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