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抵御通脹“魔力”大減 |
發布日期:14-01-13 08:33:4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
傳播。 人民日報“求證”欄目2013年繼續針對那些刻意挑起沖突、混淆視聽、影響社會穩定的謠言傳言,深入調查,嚴謹核實,澄清不實傳聞,還原事實真相。歲末,我們對“求證”部分篇目進行盤點,以期更好地改進工作、服務讀者,使大家獲得更多更真實的新聞信息。 1月8日 中國輸非洲抗瘧藥不是假藥(系列) 傳言英國《衛報》稱,非洲瘧疾無法根除,是因為中國輸非抗瘧疾藥是假藥。 影響損害中國企業的商譽,抹黑中國國際形象。 調查貧窮、衛生、氣候、缺乏總體防治戰略等導致非洲瘧疾常年流行。中國正規抗瘧藥質高價廉,受到非洲歡迎,也搶占了西方產品的一部分市場,引發西方一些人的復雜心態。 3月22日 空氣凈化器,管用嗎? 傳言不少商家宣稱空氣凈化器能“去除PM2.5”;一些消費者認為凈化器越貴、功能越多,效果就越好。 影響商家夸大宣傳,誤導消費者。 調查擁有基本功能的空氣凈化器就能滿足大部分空氣凈化需求。一些空氣凈化器“去甲醛率”“去PM2.5率”是實驗條件下取得,現實中受很多因素限制,不易實現。 4月25日 重建房遇震開裂怎么看? 傳言港媒報道香港援建汶川項目建筑物在蘆山地震中出現墻面開裂、有空心磚等情況,疑質量不合格。 影響影響群眾對政府的信心。 調查建筑物主體結構未受損,非承重墻使用空心磚非質量問題,符合抗震標準。住建部調查認為,公共建筑災后重建房僅8%嚴重破壞,92%屬基本完好或可以修復。 4月26日 地震能夠準確預測嗎? 傳言蘆山地震期間,多地再傳地震可提前預知,認為一些異,F象能準確預測地震。 影響誤導群眾,質疑政府在地震預測上失職。 調查中國臺灣、大陸和日本專家都認為,地震無法準確預測,只能在發生后預警,這是業內的共同觀點。日本和臺灣多次大地震事例說明,民間預測不可靠,所謂地震先兆并不準確。 5月6日 “中國大媽”難撼金價 傳言有媒體稱中國消費者10天掃金300噸,并將國際黃金價格企穩歸功于“中國大媽”。 影響夸大“中國大媽”的影響,誤導人們理財選擇。 調查權威機構不認可“10天掃金300噸”的數據。中國黃金協會是按月度統計,并無10天的統計數據。此外,國際金價取決于倫敦、紐約黃金期貨價格,不由現貨交易決定。 5月13日 拉薩老城“大拆大建”不實 傳言有微博稱,拉薩老城被“大拆大建”、過度商業開發,拉薩河遭攔截干枯。 影響質疑政府對當地文物、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