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經濟體通脹指標穩中有升,這表明盡管近期原油價格大跌,主要大宗商品價格保持疲軟,但商品和服務的成本并沒有受到影響。
當前,原油跌至四年低點,這帶動通脹領先指標CRB商品指數大幅下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將與11月27日在維也納召開大會,討論削減產量問題,若能達成減產協議,油價將獲得支撐,未來通脹預期或有上行風險。通縮擔憂(尤其是歐元區及日本)導致兩國貨幣匯率大跌,美元持續走強,黃金因而承壓。通脹企穩及上行將為大跌后的黃金帶來支撐,因此需要密切關注未來通脹預期的變化。
美國通脹出現企穩回升跡象
美國勞工部周二(11月1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10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較上月走高,服務和食品價格的上漲超過了能源價格下跌的影響。該數據表明美國物價壓力溫和上行。
具體數據顯示,美國10月PPI月率上升0.2%,經濟學家此前預期為下降0.1%,9月為下降0.1%。當月PPI的上漲反映了服務價格自2013年7月份以來最大漲幅。
美國勞工部(DOL)周四(11月2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10月CPI年率增長1.7%,預期增長1.6%,前值增長1.7%。美國10月核心生產者物價指數年率增長1.8%,高于前值1.6%和預期值1.2%。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增速幾乎持穩于前值,表明油價下跌仍然沒有影響該國商品和服務的成本。10月CPI持穩,或表明該國潛在的通脹壓力開始有所回升,可能一定程度削減市場對其低通脹的擔憂情緒。
路透社點評稱,雖油價既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和美元走強,但美國10月住房及醫療成本上升,促使本次CPI月率高于預期的持平,且去除了波動較大的食物和能源的核心CPI錄得小幅上漲,表明潛在的通脹壓力開始增加。
舊金山聯儲報告稱未來通脹的風險依然非常低
舊金山聯儲研究人員表示,貨幣政策“遠未導致過度通貨膨脹”,物價漲勢可能仍將保持低位,直至2016年底。
舊金山聯儲高級經濟學家Vasco Cúrdia周一(11月17日)發布的報告稱,通貨膨脹率持續低于美聯儲2%目標的可能性超過高于這一目標的可能性。
Cúrdia在報告中寫道,“金融危機的持續效應是通貨膨脹可能長期維持低位的主要原因,金融危機打亂了信貸市場,導致經濟投資不足、資源利用不足。這減緩了經濟復蘇速度,導致通貨膨脹率降低超過2個百分點。”
盡管美聯儲自2008年12月份以來一直維持近零利率水平,低通脹令美聯儲有更多空間維持寬松政策。作為美聯儲親睞的通脹指標,個人消費支出指數9月份同比上漲1.4%,自2012年3月份以來一直未能超過2%。
Cúrdia表示,“預計通貨膨脹近期不會飆升,以歷史標準衡量,未來一兩年高通脹的風險依然非常低。”
英國通脹水平意外上揚
英國統計局(ONS)周二(11月1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英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率增長1.3%,預期增長1.2%,前值增長1.2%。
雖然近期物價的下行壓力主要來源于油價和大宗商品價格走低,英國央行首席經濟學家霍爾丹(Andy Haldane)本周稱,考慮到物價上漲的前景,將密切關注通脹預期。
加拿大10月通脹水平升幅超預期
加拿大統計局周五(11月2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加拿大10月通脹率上升幅度超出預期,住房成本和食品價格走高是通脹走高的主要原因。
具體數據顯示,加拿大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率上升2.4%,預期上升2.1%,前值上升2.0%;CPI月率上升0.1%,預期下降0.2%,前值上升0.1%。
10月核心CPI月率超預期上升0.3%,預期上升0.2%,前值上升0.2%;10月核心CPI年率上升2.3%,創2012年2月以來最大升幅,預期上升2.1%,前值上升2.1%。
通脹走高可能會令加拿大央行面臨壓力,不過該央行認為近期物價的回升是暫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