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震蕩避險功能或缺失 機構調倉瘋狂拋售 |
地又傳出了大媽搶金的消息。 然而,實物金需求并未對黃金市場起到有效的支撐作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計算,從9月30日至10月4日,國際現貨黃金價格累計跌幅為1.37%。 今年上半年,一輪金價的暴跌宣示著黃金牛市的終結。4月15日,倫敦金重挫9.09%之后,國際各大投行更是一致唱衰。“中國大媽”卻反向操作—入場抄底,有估測稱鯨吞價值1000億元的實物黃金300噸,據媒體報道,當時香港及內地各大金店均被搶斷貨,亞洲一度出現短暫性金荒。 “中國大媽”抄底是否成功很快得到檢驗,隨后兩個月,金價迎來新一輪暴跌,6月28日一度跌至1180.45美元低點,較抄底者入場時點價格跌去近10%以上,搶購黃金的“中國大媽”多被套牢。 從搶金條到買金首飾,“中國大媽”又來抄底?業內人士指出,此次“大媽搶金”一方面是因為婚慶需求遇上國際金價波動,另外跟商場適時推出的各類優惠有關。 由于市場對于美聯儲QE退出預期的擔憂,9月份,國際現貨黃金跌跌不休,全月跌幅超過8%,幾乎吞沒了8月以來的全部漲幅。菲尼克斯期貨和 期 權 (PhoenixFuturesandOptions)董事長KevinGrady更是悲觀地表示,“當市場對利好消息不為所動時,金價一般會下跌。當美國可能出現債務違約時,做空黃金者將變得更活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