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礦黑幕:貴州原政協(xié)主席黃瑤案再調(diào)查 |
發(fā)布日期:09-11-11 08:46:27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 作者:姚偉 吳紅纓 |
州省司法界人士認為,隨著對常國旗這樣金礦非法開采當中的“保護傘”的偵辦逐漸深入,很有可能會逐漸引出黔西南州當?shù)亟鸬V開采當中更多的“保護傘”。 而黃瑤在其間所扮演的角色也將逐漸浮出水面。 金礦亂象 黔西南州下轄的8個市、縣幾乎縣縣有黃金,被稱為“中國金州”。 據(jù)當?shù)貙W者介紹,其他地區(qū)黃金產(chǎn)量是以“兩”計算,而黔西南州是以噸為單位。官方預測,全州黃金探明儲量342噸,控制遠景儲量1000噸以上。 黃金的誘惑吸引了蜂擁而來的淘金者,這些人用各種手法逃避國家對采礦的嚴格管制。 “當年黔西南州的金礦開采當中,基本上算是三分之一的金礦有證,三分之一的金礦證件不全,三分之一的金礦根本沒有證。”上述司法界人士表示,即使“有合法的手續(xù)開采的金礦,也通常在從事非法開采”。 上述司法系統(tǒng)人士舉例稱,黔西南州的一些金礦本來是國家不允許開采的,但旁邊恰好有一個允許開采的礦,一些“精明”的老板,便用請當?shù)毓賳T入干股等方式,通過合法手續(xù)取得開采權,進而明目張膽地開采旁邊國家不允許開采的金礦。 “黔西南州晴隆縣是重災區(qū),遭查處的人員最多,目前絕多大數(shù)人員仍關押待審。”上述貴州司法系統(tǒng)人士說道。 他透露,晴隆縣金礦違規(guī)開采案,兩年前就有200余基層官員及礦老板被捕,大部分至今仍未結案。 截至目前,與常國旗或許有著相似違法之處的原晴隆縣黃金局局長已經(jīng)領刑——2009年7月,黔西南州首府興義市人民法院,對原晴隆縣黃金局局長杜碧文利用職務為私人老板開采黃金提供便利進行一審宣判,杜碧文領刑20年。 彼時,與杜碧文一起登上被告席的,還有他的接任者——晴隆縣黃金局管理局另外兩任局長。法院審理查明,杜碧文在任晴隆縣黃金管理局局長期間,于2007年濫用職權下發(fā)5個“擴能擴界”文件,將8個無證礦并入有證礦進行開采。造成國家金屬資源破壞量達26.9萬克,價值4372萬余元。2007年7月16日,杜碧文被宣布停職,黃金管理局工作由副局長陳代華主持。而陳代華在代任期間,如法炮制,簽發(fā)的3個擴能擴界文件,涉及無證礦3個,造成國家金屬資源破壞量達2.9萬多克,價值483萬余元。2007年12月1日,楊興隆出任晴隆縣黃金管理局局長,收受礦主贊助黃金管理局的買車款5萬元。 貴州省社科院一位專家稱,盡管黔西南州有這么多黃金,由于這些亂采行為,黃金未能為全州財政貢獻豐厚的稅收,也未改變黔西南州的貧困面貌。 金礦違規(guī)開采導致的更為嚴重后果是,由于過去管理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