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海外金礦商收購案 中國黃金談判失敗 |
題。 去年10月,非洲巴里克將2013年的平均成本由每盎司790~860美元調升至每盎司900~950美元。這意味著,如果金價在2013年走低,公司在每盎司黃金的收益率可能會降低。 但英國《金融時報》援引分析師的觀點稱,“巴里克已經暗示中國黃金的收購價低了。由于他們正在做運營評估,這意味著當前主要任務是提升非洲金礦的質量,再以更高價賣出。” 這正好迎合了巴里克首席執行官JamieSokalsky在8日的聲明:“我們只選擇給巴里克創造價值,尋找令巴里克滿意的機會。” 非洲巴里克在坦桑尼亞的4個礦中屬Bulyanhulu最優質,其預計黃金儲量高達1063萬盎司,開采年限超過25年,金礦品味高達8.5g/t(2011年)。有分析人士稱,只要巴里克愿意投入更多時間,上述礦產就能產生更高的回報。 中國礦企海外并購潮涌 中國黃金此番收購行動一旦成功,將成為中國國有金礦企業最大的金礦交易。此前,紫金礦業(601899,股吧)旗下全資子公司金宇(香港)國際礦業有限公司收購了澳大利亞上市公司諾頓金田超50%股份,山東黃金(600547,股吧)收購了澳大利亞FocusMinerals公司51%股權。 2008年2月,中國鋁業(601600,股吧)以140億美元收購了力拓英國公司12%的股份,成為這家全球最大資源開采和礦產品供應商之一的單一最大股東。 隨后,中國企業海外并購交易迎來了爆發式增長。永安會計師事務所2010年公布的數據顯示,僅2008年和2009年,中國企業海外礦業并購的規模就達400億美元,占過去10年總規模的80%。在海外收購大軍中,除中國鋁業、中國五礦集團等國企外,也不乏漢龍集團等民企。 不過,從這次中國黃金終止收購談判也可看出,中國企業出海并購之路并不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