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金價連續周末暴跌不會成為金價趨勢轉折點 |
14日消息,雖然近期金價連續下跌,但分析師蔣舒認為,到目前為止黃金的漲幅并沒有違背黃金價格的相對穩定性,而“兩次周末的暴跌,也并不會成為金價趨勢的轉折點”。 今年9月,國際金價開始暴漲,進入11月份以來,更是連續突破每盎司1100美元和1200美元歷史紀錄。正在市場對金價的迅猛漲勢莫衷一是的當口,11月27日和12月4日兩個周末,國際金價卻又令人眼花繚亂地兩度上演了“周末暴跌”的垂直下落行情。 尤其是在12月2日突破每盎司1200美元之后,全球投資者高度關注金價是否會繼續高歌猛進的時候,黃金卻突然跳水,12月4日,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單日跌幅逾4%,創出年內紀錄。但與11月27日“周末暴跌”后迅速反彈不同,此次大跌趨勢延續,本周以來繼續下探,從4日以來的3個交易日,跌幅超過7%。 高位跳水,是否意味著金價已經到頂?對此,興業銀行(601166,股吧)資深貴金屬分析師蔣舒博士認為,此次金價周末暴跌的原因,是“一方面迪拜發生世界債務危機,一方面美國就業數據好于預期影響美元走勢,再加上金價的技術性回調需求,三方面因素正好碰撞到了一起”。 今年以來,黃金價格的瘋狂上漲、氣勢如虹,雖然不斷刺激黃金看多情緒,卻也令一部分投資者猶豫觀望,擔心高企的金價是否已出現了泡沫化趨勢。 業內人士指出,衡量國際金價是否出現泡沫,國際上有通用的指標。由于金價對于經濟周期的敏感程度相對弱于工業類商品,在當前經濟復蘇預期升溫下,金價的漲幅應該低于原油、銅乃至白銀等商品。因此,如果黃金的趨勢性漲幅超過原油等商品,則可以判斷出市場對于黃金的追捧已“過熱”,反之,黃金的價格就應該仍在安全區間。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與2008年末相比,黃金上揚幅度僅為30%左右,同期原油的上揚幅度超過了70%,銅的漲幅更是超過120%,白銀的漲幅也在60%以上。蔣舒認為,到目前為止黃金的漲幅并沒有違背黃金價格的相對穩定性,而“兩次周末的暴跌,也并不會成為金價趨勢的轉折點”。 在此背景下,投資者該如何選擇黃金產品呢? 專家建議,在目前國際金價高位震蕩回調的階段,投資者購買實物黃金、紙黃金都有較大的風險,唯獨黃金(T+D)產品有獲利的可能。因為,相比其他黃金產品,黃金(T+D)產品可以雙向操作,即金價上漲或下跌時,只要投資者看準價格投資方向就可獲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