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分析師Gary Christenson周二(11月25日)撰文稱,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每周都會公布非商業和商業多空持倉的交易報告(COT),不少投資者會將其用作判斷市場情緒的重要依據。然而以我的觀點來看,CFTC多空持倉每周的變化并不重要,而長期追蹤數據所得到的結果會更加精確和實用。
Christenson表示,圖1追蹤了過去7年銀價CFTC白銀凈多頭的變化情況,從中可以發現,每次凈多頭低于3000時,銀價之后都會發起大幅或是短暫的反彈,比如2011年和2012年。不過,2013-2014年的情況有些特殊,可以看到期間凈多頭曾有三次觸底,前二次銀價都出現短暫的反彈,不過重點是兩根線已經出現明顯的背離,意味著銀價構筑底部的概率很大。
與此同時Christenson還指出,圖2追蹤了近2007-14年白銀價格和信心/風險指數(C/R Index)的變化,從圖上可以看出,當前C/R指數正處于15年來第三次超賣水平,這意味著銀價可能已經在本月初形成一個主要的底部。
信心/風險指數(C/R Index)是圖1中COT數據的均線、擺動以及強弱等一系列指標綜合而成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