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大跌后“一蹶不振” |
發布日期:13-04-26 09:15:5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期貨日報 作者:張玉龍 |
4月12日、15日國際黃金價格大幅下跌,兩個交易日跌幅累計超過200美元/盎司。與黃金屬性類似的貴金屬白銀同樣難逃大跌厄運,現貨倫敦銀價格從27美元/盎司一路狂瀉,最低下探到22美元/盎司附近才止住跌勢。4月15日,白銀跌幅超過12%,價位探到2010年10月以來的最低點。 黃金在兩個交易日大幅陰跌之后,近期走勢有所反彈,已收復部分失地,但白銀卻“一蹶不振”,走勢疲軟,陷于22.50美元/盎司至24.00美元/盎司的振蕩區間難以突破,凸顯白銀與黃金的屬性差異。 黃金白銀同為貴金屬,但歷史上黃金充當貨幣的職能,如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儲備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20世紀70年代黃金與美元脫鉤后,黃金的貨幣職能有所減弱,退出流通領域,但相對白銀而言,黃金仍具有較強的金融屬性和貨幣屬性,歷來被作為避險和保值的優良工具,而白銀的避險魅力則相對較弱,更多的是作為工業應用存在。這種屬性差異體現在行情走勢上就是,在上漲趨勢中,黃金的漲幅要優于白銀,而在下跌趨勢中,黃金的抗壓性較強,白銀則更容易一路下行。 本次黃金大跌,給了黃金實物投資者和對黃金飾品有需求的消費者一個近3年來少見的買入機會,一部分消費者出于投資和資產配置的需求,會購入黃金以對抗通脹和保值,而另一部分消費者則是出于對黃金飾品的喜愛而購買,這兩種情況都在黃金大跌之后推動了黃金價格的反彈,短線對金價形成支撐。對于白銀而言,這種對抗通脹和投資的需求較弱,在飾品消費方面,白銀的檔次也明顯低于黃金,需求會弱化。白銀需求更重要的是工業應用,如太陽能行業,但是在太陽能產能相對過剩的條件下,白銀的需求拉動不明顯,甚至產生了過剩現象,白銀價格反彈乏力,走出箱體振蕩行情也就不難理解了。 黃金大跌之后的反彈到了調整階段,上方也進入了新的阻力區間,前期的大跌對多頭形成的陰影依然存在,而且各大投行對黃金的悲觀預期也將影響投資者情緒,上行力度或將減弱。白銀卻“不溫不火”,不能突破上方阻力,反而有逐步下行的走勢,白銀前期跌破26美元/盎司的關鍵支撐之后進入熊市區域,處于下行區間內,后市情形并不樂觀。另外,白銀ETFs持倉在白銀的大跌過程中并沒有大量減倉,但近幾日的振蕩行情卻讓其有了減倉行動,僅4月23日就大幅減倉130多噸,表明白銀ETFs看多意愿減弱。目前決定貴金屬價格的因素仍來自美國,其經濟復蘇的進程將通過美元、實際利率等作用于金銀,市場對美聯儲QE結束預期的不斷增強,美國股市走強吸引資金流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