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或面臨深幅調整 1300將成為臨界點 |
筆者預計,本次調整有望在年內完成,1300美元/盎司可能是臨界點;雖然無礙長期走勢,但回調幅度可能高達30%。 由于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在2008年襲擊了整個全球,使得投資者對于整個資本市場縮水的擔心演變成了普遍性恐慌,黃金作為一種避險資產,未能在這期間獨樹一幟:從2008年3月至10月,國際現貨黃金價格從1032美元/盎司下跌至681美元/盎司,半年的時間內跌去34%。其原因眾說紛紜,至今沒有一個合理解釋。 較股票、外匯及其他商品而言,黃金價格變化似乎還不算太大:同期道瓊斯指數跌去40%,至2009年初,跌幅更是擴大到50%;同期上證指數下跌64%。外匯市場變化也非常大,就在全球資本市場加速縮水的這段時間里,因全球救市及投資者資產的迅速轉換,使得美元的流動性和需求量劇增,美元綜合指數從2008年3月份的70.68一路上漲至2008年末的88.45。 進入2009年之后,黃金價格無限期上漲的主觀因素及全球投資者對黃金與美元并列避險的需求能力都在緩慢提漲,尤其是在歐洲債務危機爆發之后,黃金階段性褪色的因素漸漸遠去,第二輪牛市似乎正因為金融系統及貨幣市場的不穩定而開始啟動。但黃金風頭繼續蓋過美元,其他商品將會跟隨黃金一起成為對沖美元乃至其他主權貨幣貶值的儲備商品,美元等貨幣在投資者身上的貯備能力就會下降。商品貨幣、儲備貨幣、商品,三者爭寵當中,商品獲勝的概率逐漸加大。 主權貨幣無法規避通貨膨脹的事實將助推黃金價格緩慢走強,這可以理解為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但在單一市場中,價格的周期性不容忽視。值得注意的是,價格的周期性往往來自市場本身的因素,而非簡單的定性規律或理論。這也是筆者提出黃金價格將迎來一次大調整的依據,只是依據當中不只限于此。 ●黃金價格自2008年回調之后,一路上漲,在這期間,民間黃金儲量不斷增多,各相關投資機構對黃金的持有量翻倍上漲。目前來看,在全球經濟不斷恢復之際,其他市場醞釀的機會開始慢慢浮現,證券市場、外匯市場及其他商品市場較黃金市場短期走勢來說均有較大盈利空間。黃金市場雖然并無太多利空,但獲利回吐的量在當下會逐漸加大,直至引發一波小的拋售潮。 ●黃金市場生產和消費的轉移給全球定價帶來難度,地域性消費無法直接影響到短期價格。消費和投資均旺盛增長的亞洲雖然主導著黃金市場的未來,但歐美市場掌控著黃金定價權,短期內歐美市場實物黃金的需求在減弱,尤其是發達國家央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在黃金拋售方面還是屬于凈賣出方,歐美投資者對此抱有戒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