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一千美元以上炒作資金依舊踴躍 |
11月3日和4日,國際黃金現貨價格連續兩次刷新歷史最高價紀錄,自此,自黃金價格沖過前期歷史高點1032.09美元/盎司(2008年3月17日)之后,直到11月4日現歷史最高價1097.64美元/盎司,外界一直認為可能出現的高位回調,并沒有出現,黃金價格正以罕見的強勢,迭創新高。 柳長久有點郁悶。在向一個幾乎完整把握住黃金兩年內的大行情“專家”咨詢之后,按其指導,“坐等”黃金沖上千元之后“技術回調”的出現。“連續沖高之后,現在獲利盤比較重,一定會出現一個幅度較大的回調,等調整到位了,就可以投資買些”,那個“專家”如是分析。 但是,這個“回調”顯然被3日和4日的大漲攪了局。從10月26日開始的“回調”,最大跌幅也僅有3.12%,微跌27美元,遠遠達不到“專家”所說的“幅度較大的回調”,所以,踏空了的柳長久也只能望“金”興嘆了! 無論是“專家”,還是苦等投機機會的“柳長久們”,最多只是黃金市場里最末端的參與者而已,在更高級的“黃金食物鏈”上,因為黃金價格的持續上漲,正在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 當記者在一線對黃金采礦、冶煉等上游環節調查采訪時,站在一邊的山西某排名前五的“煤老板”也許沒聽清記者的問題,很興奮地問:“你有金礦啊?你開價,多少錢我都買!” 不僅僅是山西那些“失意”的煤老板在尋找金礦,即便是上市公司,四處找礦買礦,或者利用黃金市場的熱度,將上市前為了財務健康而剝離掉的那些虧損金礦,重新評估一下再裝入到上市公司里來的現象,都已司空見慣了! 但是,喧囂的只是泡沫,上市公司業績依然出現了非正常的“失落的黃金時代”。大大受益于黃金價格上漲、黃金貨幣地位提升的黃金上市公司業績卻“波瀾不驚”,無論金價漲多少,總是見不到黃金上市公司業績的相應提升——“黃金的冶煉成本(即“克金成本”)幾乎是固定的,市場好壞基本都一樣,成本固定而產品價格一路上漲,公司業績卻沒有提高,很讓人費解”,原某黃金期刊總編輯、高級黃金分析師陳川江認為。 “亂世黃金” 金融科班出身、一直從事證券研究工作的李成洋,依然未能擺脫祖輩灌輸的傳統財富觀念,這當中,“盛世珠寶,亂世黃金”一句,幾乎是他接觸到的最早的危機財富教育。 2007年春節放假前的幾天里,上證指數在4000多點位置做覆滅前的最后掙扎。最后三天,李成洋見金融股暴瀉,遂清空手里全部股票,并把親戚朋友交給自己的合計兩三百萬資金的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