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物金大熱 地下炒金暗流涌動 |
從國際貨幣市場來看,歐債危機、美聯(lián)儲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兩大頂級風險事件使得全球信譽貨幣全都遭到質疑,而這時黃金發(fā)揮了極強的避險保值力量,也正是如此黃金才會在2010年進入了強勢上漲期。 金價大漲催熱金市 經歷了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的大幅回調,國際金價繼續(xù)上演大牛市行情。歐債危機陰影未散、美聯(lián)儲二次寬松貨幣政策啟動、美元匯率大幅貶值等因素讓黃金成為2010年最為“牛氣”的投資品種之一。 倫敦現貨黃金價格從年初的1044美元/盎司飆升至最高1430美元/盎司,每盎司上漲約386美元。國內黃金價格同樣水漲船高。 黃金價格的持續(xù)走高,帶動了黃金市場的蓬勃發(fā)展,投資者對黃金的追捧情緒日益升溫。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上海黃金交易所(以下簡稱“金交所”)成交黃金4613.39噸,同比增加46.47%;成交金額11921.27億元,同比增加84.23%。黃金交易量和成交金額均創(chuàng)出歷史新高,金交所已成為穩(wěn)居全球場內現貨交易量第一的交易所。近一年來,金交所個人客戶開戶數急劇增長。截至9月末,客戶總數超過160萬戶,其中法人客戶4548戶,個人客戶159.76萬戶。 地下炒金暗流涌動 趁著虎年黃金投資熱,不少地下炒金公司開始紛紛露臉搶占客戶。雖然央行、證監(jiān)會等相關部門曾多次警示地下炒金的危害性,但仍有不少投資者渴望一夜暴富。 所謂地下炒金,即通過電子盤的形式,參與境外(倫敦金、紐約金)黃金市場交易。因其不符合當前的國內黃金交易政策,但又存在龐大市場需求,故稱之為地下黃金交易或灰色黃金交易。 據媒體報道,投資者李某在今年8月因聽信某香港炒金公司的宣傳而投資了“倫敦金”,短短3個月里30萬元打了水漂。 根據國家相關規(guī)定,目前內地居民只能通過內地銀行或者有資質的機構在上海黃金交易所進行黃金交易。而內地居民購買海外的金融產品,尤其是參加黃金期貨交易,必須通過我國金融監(jiān)管機構認可的金融機構。對于黃金期貨,目前國家有一套嚴格的監(jiān)管程序和操作流程,內地居民如果直接到香港去投資證券、黃金期貨等金融衍生產品,很難受法律的保護。 黃金T+D上演驚魂40秒 貴金屬T+D業(yè)務全部平移至商業(yè)銀行,本身是為了便于管理,而在黃金價格劇烈變動時,這一杠桿交易品種卻讓不少投資者爆倉出局。 8月31日21時11分,金交所AU(T+D)上演“驚魂40秒”,價格由270.4元/克暴漲19元至289.32元/克,隨即又回落至當日開盤價271元/克上下,瞬間接近7%的漲停,高出當時折算的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