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入手維護黃金市場投資者權益 |
“作為黃金市場的投資者,我們現在最擔心的是保證金會否有危險。”北京新京方德投資有限公司執行總裁蔣健7月4日不無憂慮地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說。 蔣健的擔憂反映出當前我國黃金投資行業的“通病”:公司治理的透明度、負責性和誠信普遍較差,利用專業技能侵犯客戶利益的案件屢見不鮮。在7月4日由中國黃金協會、北京黃金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和恒泰大通黃金投資有限公司等共同召開的“2009中國黃金市場投資者保護與風險防范研討會”上,多位與會專家認為,當前黃金行業的現狀既暴露了立法的瑕疵和不足,也暴露除了相關監管機構和司法機構在執行方面的低效和麻痹等,凸顯了廣大投資者在依法維權方面的軟弱和無奈。 黃金投資的三大“陷阱” 北京黃金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劉山恩指出,當前黃金投資市場的三大“陷阱”最值得警惕:包括經營者話語權強勢形成的信息不對稱、法規建設滯后形成的法制灰色區和地下市場產生的強大誘惑力。 恒泰大通黃金投資有限公司總裁王志斌將目前存在的問題歸結為六個方面:一是缺乏規范黃金投資市場的立法;二是司法機構的執法水平亟需提高;三是黃金投資公司、黃金投資咨詢機構誠信普遍不足;四是缺少一個專門的監管與維權機構;五是行業從業人員素質不高影響了投資者的利益;六是對黃金私募基金的規范和管理處于空白狀態;七是投資者自我維護權益的意識不強。 中國黃金協會副會長張炳南也在同日由和諧金銀在京師大廈舉辦的“金融危機下的黃金投資策略”專題報告會上指出,去年我國黃金投資和消費需求增長21%,預計未來中國的需求量將持續以20%的速度增長。但必須看到國內黃金市場處于發展初期,監管方面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以往的辦法是,盡量避免讓風險承受能力和風險控制能力有限的個人投資者參與較高風險的黃金投資品種,如上海金交所和上海期交所的保證金品種都對自然人客戶設置了種種障礙,但是這種限制實際也限制了黃金投資市場的流動性和可持續發展。 引入保證金第三方存管機制 “客戶資金由第三方獨立存管,最終可以從制度上和操作上完全杜絕了黃金公司挪用或占用客戶資金的行為。”王志斌表示,證券和期貨市場的相關成功經驗完全可以借鑒。他介紹說,作為國內黃金投資行業中最先引進客戶資金第三方監管機制的企業,恒泰大通通過與商業銀行簽訂賬戶管理協議,做到?顚S,已從根本上杜絕了挪用客戶資金的可能性。 同時,王志斌還呼吁盡快落實防火墻制度。他表示,黃金投資公司不同業務部門之間的防火墻制度雖然經常被提及,但都未能得到有效執行,個別投資公司的管理人員甚至同時擔任黃金自營部門、委托資產管理部門、營業部等多個有利害關系的部門負責人,一旦出現客戶利益和公司利益發生沖突的情況,作為公司一方難免會先予考慮公司利益,而忽視甚至損害客戶利益。 康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律師高子程認為,行業法規不完善是我國黃金投資者保護不力的重要原因。1983年國務院發布的《金銀管理條例》已遠遠滿足不了黃金投資市場的需求,他建議行業監管部門加快投資者權益保護立法進程。“國內外任何成熟金融市場發展的經驗表明,適當的、成熟的、合格的投資者群體是增加市場流動性、抑制價格非理性波動、拓展黃金市場廣度和深度的重要前提。我們有必要借鑒金融市場投資者方面的法律體系,結合我國黃金市場發展實際和法律框架、監管制度、誠信環境狀況,探索構建我國黃金市場投資者權益法律保護制度,加強監管力度,在此基礎上穩步發展黃金投資市場,更好地為國民經濟發展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