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金融危機過后,金銀價格多次在每年的9月份以及10月份形成一波中期的上漲態勢。而黃金價格隨著歐美經濟體貨幣政策的調整以及全球經濟衰退導致與代表經濟發展狀況的一些銅、原油供需出現的變化,目前整個貴金屬市場已不具備三季度表現強于其他時間周期的動力。
綜合觀察黃金年初至今的表現,真正維持接近一個月或者超過一個月的上漲僅僅出現過兩次,其他時間段均以盤整和震蕩下跌為主,說明宏觀基本面上目前沒有支撐黃金長期上漲的核心因素,更多的一些上漲動能來源于技術面的調整和金價到低位后各國實物需求、烏克蘭、俄羅斯兩國地緣政治動亂爆發初期帶來的避險買盤。這些只是短期內的熱點話題,無法令讓機構、ETF大型基金長期布局做多黃金。
筆者認為,造成黃金強弱走勢運行周期變化以及實物供需變化的關鍵原因,還是歐美貨幣政策上的調整。從歐元區整體經濟的現狀來看,歐元區近幾個月的采購經理指數(PMI)以及主要經濟體德國、英國等國重要經濟數據出現下滑態勢,許多國家的國債拍賣以及各國銀行新增貸款方面與同年同期相比也不夠理想,只是相比2009年歐元區債務危機爆發中后期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轉;此外,烏克蘭與俄羅斯的地緣政治因素對歐元區周邊一些國家的經濟貿易同樣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拖累,所以,在歐洲經濟復蘇過程當中仍未出現類似美國經濟各項指標良性循環之前,歐洲央行寬松的貨幣政策不會發生改變,繼續擴大寬松力度會長時間成為市場預期的主基調。
相比歐元區經濟的反復以及歐元的疲軟,美國經濟在今年二季度的表現可謂非常強勢。從美聯儲確定未來每月減少購債到準備結束購債的變化上,我們不難看出量化寬松對美國經濟的刺激作用已非常明顯。在美國負債累累和通脹不夠穩定的情況下,貨幣政策如此的轉變也確實是我們意料之中的事情,只是時間周期上仍然要觀察各項指標尤其是美聯儲特別重視的失業率上面。既然這些諸如美聯儲考核的指標已有了明顯轉暖的態勢,逐步退出這樣的寬松環境也是必然的。
而從美元近期強勢來看,自6月底以來,在烏克蘭地緣政治緩和,歐元區可能擴大寬松預期以及日本更換內閣、英國出現公投等諸多事件的影響下,美元指數已經上漲了3.5%,創52周新高。僅周二當天,美元對日元就升值了0.7%,對主要貨幣來說,這種變動很難說是小動作。
美聯儲周三發布的褐皮書也指出,美國經濟正一如既往地運行在復蘇的正軌之中,近期的總體經濟表現與前期相比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但褐皮書同時也指出了經濟復蘇背后可能帶來的通脹壓力,這似乎更加預示著美聯儲的政策會逐步趨向收緊。
所以,我們判斷未來金價仍然會延續弱勢震蕩下跌的趨勢,只是目前整體的一個下跌速度、維持弱勢時間周期相比前兩次快速的下探時間會更長一些。筆者建議,目前并不是非常好的買入時機,1200美元/盎司前期低點附近,才是年內購買實物長期持有的相對穩定位置;對于電子盤的交易者而言,中長期把準逢高做空的基調,同時配合當前熱門話題找尋技術面短期反彈的適合點位方為最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