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價格走勢眾說紛紜 |
據中國之聲《央廣夜新聞》報道,這個 “五一”,有一條微博迅速走紅:說“1000億人民幣,300噸黃金被大媽們掃了。華爾街為之震動,華爾街投多少,大媽們買多少,在這種對賭中,高盛已經率先退出做空黃金。大媽,你贏了!” 這說的是4月中旬以來,黃金暴跌,結果亞洲消費者尤其是中國的散戶們,迅速抄底,而金價似乎也真的企穩回升了的故事,中國大媽真的有那么瘋狂嗎?他們真的能夠完勝華爾街大鱷嗎?先去五一假期各地的黃金市場看一看: 隨著近日黃金價格暴跌,再加上香港地區存在黃金價格優勢,五一黃金周,香港就成了很多內地游客首選,一位專程從深圳趕來的顧客告訴記者: 顧客:主要是金價下跌、看看能不能儲藏一點。 然而,由于需求量過大,不少香港金店大呼缺貨,有消息稱,香港周大福甚至已經被大陸淘金客擠爆。站在尖沙咀一家連鎖金店內,一位內地客人臉上寫滿了失望: 客人:我想要的那些東西已經沒有了,心里有點失望,可能我來遲了。 說到今年的銷售量,香港六福珠寶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黃偉常連連感嘆: 黃偉常:我們每天生產的黃金貨物,只要一生產好,立刻掛好標簽拿出來賣,每天補幾次貨,不斷補貨、但怎么補也不夠賣,現在生意額升了一倍,我們預計五一黃金周生意額比去年會升一倍。 內地情況同樣令人驚訝,在廣州友誼商場,售貨員告訴記者,五一期間,很多黃金產品已經斷貨。這位售貨員介紹,前兩天,黃金價格跌到每克350多元的時候,更是一金難求: 售貨員:那時候只能預售,貨品是沒有了,不停的在開單,沒貨給。 2003年至今,十年間國際黃金價格年平均漲幅為17%,以賀歲金條為例,2002年發行價為92元/克,今年3月的時候,在千元大關附近,10年漲了10倍。這種情況下,趕上4月份金價的暴跌,如果還看好黃金的未來走勢,出手似乎順理成章。 黃金就像一條金色的血脈,貫穿了整個人類迄今為止的歷史,恐怕還會延續下去。不過,黃金的價格到底是誰在決定?受哪些因素的制約? 《貨幣戰爭》作者宋鴻兵:現在全球黃金定價機制存在兩個定價體系。一是以倫敦為中心的實物定價交易體系。二是以紐約為中心的黃金期貨,黃金期權等紙黃金定價體系,由于紐約紙黃金交易量遠遠超過實物黃金的交易量,所以真正對黃金價格有決定性影響的還要看紐約期貨方面的定價。全球價格都以紐約價作為主要參考的方向。這是一只看不見的手,看不見的手還包括各國央行,因為他們始終是全世界最大的黃金儲備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