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利空下投資者應抑制黃金投資熱情

        上海證券報 15-03-06 08:23:13 中國集幣在線 發表評論

        時局動蕩時期,黃金是誘人的避險資產。當今希臘債務陰云籠罩、烏克蘭動亂不息、股票市場波動加劇,難怪有投資者重新提出是否應該加倉黃金這種世界上最古老的避險資產的問題。

          我們認為,現在仍不宜加倉黃金,因為其12個月回報率仍可能為負數。更何況,除持有黃金外,投資者可以通過構建多元化投資組合(包括流動性較低的對沖基金或房地產等資產)來規避上述不確定性。

          持牛市觀點人也許認為,黃金價格上漲的時候到了。首先,自2011年以來以美元計價的黃金已下跌三分之一。金價走低始于美聯儲縮減量化寬松(QE)以及一些熱衷黃金人士預期的通脹飆升最終未出現。其他風險已蓋過通脹,最明顯的是,關于希臘債務問題無休止的博弈已導致部分投資者擔憂歐元區解體。

          在當今超低利率的背景下,黃金無法帶來收益似乎并不是一個太大缺點。畢竟截至2月中旬,全球約16%的政府債券的回報率也是負數。

          此外,新增黃金供應開始放慢。按照目前的產量水平,金礦供給將在大約20年內枯竭。隨著黃金開采日益變得困難,長此以往生產成本上升速度將超過美國通貨膨脹。從已知技術來看,還無法發掘新的黃金礦藏。因此,沒有“頁巖黃金”可促成黃金價格暴跌,就像我們在過去6個月看到的油價暴跌那樣。

          那么,我們為什么還是對未來12個月的黃金前景不太樂觀呢?

          金價上行的主要障礙很可能來自美聯儲。由于黃金以美元計價,因此美國實際利率的變化是決定持有黃金成本的最重要因素。如果到今年底美國基準利率上升約1個百分點,黃金價格將進一步承壓。

          而且,無論是希臘債務還是烏克蘭危機擴散而導致全球市場衰退的風險似乎都不大。就希臘而言,該國留在歐元區、歐元安然無恙的可能性仍非常高。對于烏克蘭,只要沖突不升級,其負面效應就僅限于本地區之內。

          無論如何,應對這種局部動蕩的唯一最佳防御策略依然是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多元化配置,從而可減輕某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影響。此外,股票通常比多數投資者設想的更快從地緣政治沖突中復蘇。瑞銀通過對1974年以來最大的六次危機所做研究發現,全球股市收復失地的時間少則1天,多則190天而已。

          此外,黃金供應下降的效應還未顯示出來。實際上,去年全球黃金產量達3114噸,創歷史新高。除非金價跌至每盎司1000美元左右,產量才可能下降至足以支撐價格的地步。在此價位,全球大約10%的金礦企業的現金將跌至負數,這會刺激他們減少供應。

          對于厭惡價格劇烈起伏的投資者來說,黃金并不是一個理想選擇。事實上,金價的波動幅度通常遠遠超過全球股票、債券或者美元。

          在持續動蕩的市場環境下,投資者不放棄任何有助于穩定投資組合的做法無可厚非。有人堅信無論發生什么,在別人恐慌時,實物黃金的保值作用能讓他們得以支付員工工資或購買商品。然而,除非金融末日到來,否則在現階段加倉黃金只會帶來負回報。

          (陳敏蘭系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亞太區投資主管,Christopher Swann任職于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