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投資品種陸續浮出水面 并非價漲就定能賺錢 |
繼投資型銀條、白銀T+D面世之后,近日又出現掛鉤白銀ETF的銀行結構性理財產品。隨著白銀的投資機會越來越被看好,各類白銀投資理財品種陸續浮出水面。專家表示,通脹預期下,白銀可能表現強勁,但不同的品種適合不同的投資者,并非白銀上漲就一定能獲利。 白銀未來走勢看好 考慮到前期各國央行向市場大量注入資金,投資者對通脹預期越來越強烈,具有貨幣屬性的黃金和白銀也日益受到關注。尤其是白銀更被看好,投資大師羅杰斯日前曾表示:“貨幣危機可能在未來一二年內爆發,黃金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投資避險品,我更看好白銀。” 東亞中國報告指出,黃金和白銀都具有貨幣屬性,兩者相關性高達80%左右。同等重量的白銀要比黃金便宜不少,會受到發展中國家投資者的青睞。在全球經濟復蘇和美元長期貶值的大背景下,白銀價格有望獲得雙重刺激。 星展中國個人銀行部副總裁龔耀明日前對表示,歷史上看,當前白銀價格僅相當于長期價格水平的90%,而黃金卻是長期價格水平的130%;從黃金與白銀歷史價值比上可看到,金銀的比價平均在45-55倍之間,而目前卻高達70倍,這種偏離構成了白銀的價值投資洼地。 根據歷史紀錄看,白銀在金融危機之后數年,其升值潛力高于黃金:1980年起的石油二次危機,到1996年止,黃金價格從100美元/盎司漲到850美元/盎司,漲幅750%;白銀從4美元/盎司上漲到50美元/盎司,漲幅超過1100%;2001年以后的美國科技股泡沫,從2002年到2008年,黃金從354美元漲到1032美元/盎司,漲幅291%;白銀從5.14美元上漲到21.35/盎司,漲幅415%。 根據風險水平選擇產品 今年以來,與白銀相關的投資品種越來越多,繼興業銀行(601166,股吧)、民生銀行(600016,股吧)7月份推出白銀延期交收(T+D)交易之后,星展中國近日推出國內首只掛鉤白銀ETF的結構性理財產品。該產品掛鉤標的為白銀ETF(iSharesSilverTrust),走勢與白銀緊密相關(98.9%)。根據設計,投資收益=本金金額×不小于25%的參與率×一年內白銀價格變化差。預期此款結構性理財產品在未來一年內,可能獲得人民幣款最高10%、澳元款最高14%的收益。若一年內白銀價格漲幅超過140%,則收益率為2.25%。若年末白銀價格下跌,則投資者可享受本金保障。 理財專家表示,投資型銀條、白銀(T+D)和白銀理財產品是不同的理財方式,前兩者是追求風險前提下的高收益,當然白銀T+D的風險和收益可能更高,而白銀理財產品是在追求穩健前提下相對的高收益。目前白銀投機性越來越強,特別是金融危機后的波動更大,直接投資的技術和精力要求較高。另外,投資者在選擇結構性理財產品時,除了要觀察產品結構設計之外,也要觀察趨勢和時機,在適合的時候買適合的產品,往往可以在低風險的前提下實現較高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