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比黃金更避險 |
發(fā)布日期:09-09-15 09:02:02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上海金融報 作者:蔣占剛 |
著名投資大師羅杰斯近日表示,未來一兩年將有可能爆發(fā)嚴重的貨幣危機,屆時黃金不一定是最好的避險品種 在投資者熟知的黃金之外,近期白銀的表現(xiàn)同樣絢麗奪目。繼7月末實物儲蓄型投資銀條在各大金店亮相后,近日,國內(nèi)首款投資白銀ETF的理財產(chǎn)品也進入大眾視線。銀行業(yè)人士表示,白銀價格未來一年漲幅預計將達40%以上。 目前,白銀投資方式主要包括投資銀條、投資銀幣、場內(nèi)交易和白銀延期交易業(yè)務(wù)。前不久,興業(yè)銀行(601166,股吧)率先向個人投資者推出白銀延期交易指上海黃金交易所的掛牌交易合約,采用雙向保證金交易方式,客戶既可買漲也可賣空。該行白銀延期交易保證金比例為15%,交易起點為1000克,交易模式為T+D,客戶開倉交易后,可選擇當日平倉,也可選擇延期平倉;交易時間分上、下午及晚間,基本與國際價格接軌。 銀行人士認為,在通脹預期下,出于避險意識,投資者傾向保值投資工具,黃金和白銀被公認是較好的選擇。而白銀投資漸熱的原因是投資回報率可能高于黃金。資料顯示,2003年至2007年,金價從350美元/盎司漲至835美元/盎司,漲幅138%,而同期白銀價格漲幅高達251%。今年6至7月,白銀跌幅高達22%,黃金跌幅7%。隨著經(jīng)濟好轉(zhuǎn),白銀反彈速度比黃金更快。數(shù)據(jù)顯示,去年第三季度到第四季度,白銀價格從19美元/盎司跌至8美元/盎司,跌幅為58%,而同期金價從980美元/盎司跌至700美元/盎司,跌幅為28.5%。隨著未來經(jīng)濟復蘇的到來,大量工業(yè)活動將使白銀需求量大增。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年底,由于大量工廠停工、去庫存化,白銀的庫存量已接近為零,需求量也已經(jīng)探底,未來上漲的趨勢非常肯定。 不過,銀行理財專家提醒投資者,雖然白銀延期交易具備杠桿放大功能,可能獲得較高收益,但同時可能發(fā)生較大損失,且可能超過投資者的全部初始保證金及追加保證金。因此,投資者出手前,務(wù)必認真分析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充分了解產(chǎn)品的特點和風險,謹慎參與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