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不“保險”炒金別無忌 近期投資注意四大要點 |
隨著歐元區麻煩不斷,國際股市、匯市、大宗商品市場波瀾起伏,新一輪國際金融震蕩正暗流涌動。黃金作為“最后的衛兵”,又出現了逆勢創新高的行情,但暴漲伴隨著快跌,登頂的金價并不堅挺,本周已跌破每盎司1200美元大關。 大漲大跌之中,黃金未來走勢依然曖昧不明,但業內人士紛紛指出,黃金雖有保值功能,但并非“保險箱”,“炒金”須關注風險。 進入5月,黃金歷史上第二次攻上每盎司1200美元大關,并快速創出新高。然而短短幾天內又大跌80美元,目前已跌穿1200美元大關。而國內金市也從每克270元以上的高點,跌破每克260元。 一位業內人士提醒,“在目前的亂局中,金價漲跌幾乎不靠供求關系來指導,而是由逐利的資本來決定的,暴漲暴跌的背后都有炒家的身影,振幅越大套利空間也越大,所以高位炒金風險也在集聚。” 黃金投資專家蔣舒博士認為,近期黃金市場仍然趨勢不明,但有一個明顯特征非常值得關注:“傳統來說,黃金以美元計價,所以走勢主要看美元,兩者一般呈負相關,此消彼長。而在近期,黃金不但與美元的反向關系不復存在,而且原油和黃金的同向關系也被打破,金價跟隨美元漲跌。” 上海的劉先生從今年春節以后,就逐步進入黃金期貨市場,并且持續做多,獲得了很好的收益。但近期由于金價快速下跌,劉先生覺得措手不及。他告訴記者,“目前最要緊的是控制好倉位,隨著風險增大,應該適當減倉。”
首先,切勿在金價高企時盲目追高,因為目前金價受國際資本影響極大,隨時都會大起大落,尤其在金價創出新高,單邊趨勢又不明顯時,應謹慎觀望。 其次,須轉變觀念,擺正心態。黃金雖然在金融動蕩中具有價值“穩定器”的功能,但并不代表黃金是“保險箱”。作為一種資產,黃金也不可能只漲不跌,投資黃金也不可能只賺不賠。對于投資實物金條、紙黃金的投資者而言,存在因介入時機不當而產生的價格風險;對于參與黃金期貨、黃金T+D的投資者而言,一旦趨勢判斷錯誤,將導致超額損失。 第三,選擇適當的投資品。對大多數投資者而言,高風險的黃金杠桿交易并不適合,而實物金條、紙黃金甚至是黃金相關股票,因為風險小、投資者相對較為熟悉,顯得更為適合,正確投資依然可以分享黃金牛市“紅利”。 第四,投資黃金要注意比例。一般而言,投資黃金的資產比例不應高于個人或家庭資產的20%,主要目的是用以平抑其他投資帶來的風險,對資產進行合理配置,而非盈利。與炒股相比,“炒金”有時并非最好的盈利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