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炒金:高杠桿的“誘惑” 又一個金融騙局 |
隱身于眾多林立的寫字樓中,看似一家并不起眼的黃金投資公司卻可以許諾給客戶提供100倍的金融杠桿,而公司編織出各種一夜暴富的案例更是將投資者貪婪的本性數倍放大。 正是經過推銷人員的“洗腦”后,小王將10萬美金投入公司,準備憑借自己多年對黃金市場的了解,以及自信的操盤功底到外盤市場一試身手。最初的幾個月,小王的財富確實在急劇膨脹,只要做對方向,在100倍的金融杠桿撬動下,一度讓他的賬戶浮盈甚至達到近20萬美元,整整翻了一倍多。“而在做每筆交易時,僅需要向這些辦事處繳納50美元至100美元的交易傭金。” “但好景不長,我發現操作系統的故障越來越嚴重,一般下單后長時間無法成交,即使成交后價格也出現偏差,而市場機會更是稍縱即逝,就這樣我的資金開始急速縮水。”小王說。我嘗試與理財顧問取得聯系,要求對操作系統進行維修,卻一直無人接聽。更為殘酷的是,小王賬戶的浮盈正在一點點被蠶食殆盡。當他最終決定保住本金,將資金抽離時,卻發現這家公司已“人去樓空”。 顯然,這就是當前地下非法炒金的一個縮影,帶著極強的賭性,篤信一夜暴富神話的投資者進入一個又一個的金融騙局。 消息人士透露,目前有7000家地下炒金機構,數以萬計投資者前赴后繼。地下炒金分兩類:灰色地帶——打著代理境外黃金交易所的牌子,收取非法代理費;純粹非法——自行虛擬設立炒金平臺,誘騙黃金投資者與電腦進行對賭。 冠通期貨分析師鄧文懿表示,小王參與的就是這種非法設立的炒金平臺,他們一般會自詡為國外某機構的中國代理,通過將國內投資者的交易指令自行配對,來賺取所謂的“滑點”。而在將投資者的賬戶資金吸光后,他們會迅速轉移,消失得無影無蹤。 而對于另外一種炒金方式,北京首創期貨有限責任公司貴金屬分析師劉旭表示,用離岸資金參與外盤黃金市場,我們建議投資者盡量回避這種方式。雖然和私設平臺相比,這是一種相對規范的炒金方式,但是其中蘊藏的風險極大。如果金價的波動劇烈,50倍到100倍的放大比率,可能會讓投資者瞬間爆倉,導致投資者血本無歸。 針對地下炒金的亂象,央行等六部委此前出臺的《關于促進黃金市場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指出,要規范黃金市場參與者行為,嚴禁參與地下炒金活動。對參與地下炒金活動的市場主體,相關部門應予以嚴懲,并將相關信息錄入征信系統。 但一些業內人士認為,眾多“炒金族”熱衷于這種不受法律保護的地下炒金,顯現了國內正規黃金交易平臺在技術、交易品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