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炒銀團:押錯“五一”后行情 虧損上千萬 |
易業務,其中工商銀行、深發展銀行、民生銀行等規模較大。至于投資者的虧損狀況,一些銀行向記者表示,溫州民資參與白銀投資途徑比較多,具體數據很難統計。 銀價走軟之后,據上海黃金交易所數據顯示,5月3日,白銀Ag(T+D)交易額約132億元,較節前的最后一個交易日縮水一半。 “前段時間白銀大漲,目前虧損的都是一些喜歡高風險高收益的激進溫州投資者。”趙海告訴記者。 “現在都像驚弓之鳥。”溫州當地一銀行負責貴金屬投資的負責人如是向記者描述這些溫州投資者經歷“過山車”后的心態。 “快進快出的掙了錢” 虧損之外,也有一些溫州投資客獲利。 陳先生是溫州一知名企業的企業主,其2009年在恒泰大通溫州公司開戶交易黃金,投資資金穩定在300萬元左右。去年黃金牛市,他只抓住了一小半行情,未能有大獲利。 陳做黃金之余也開始關注白銀行情,覺得白銀的波動更大,適合投機。今年4月,陳追加300萬元資金果斷介入市場。4月29日,他判斷白銀拉升過快,可能會有一波中期回調,于是在10200元/公斤的價位附近做空白銀,占用資金20余萬元,“五一”小長假后,白銀高臺跳水跌勢超出他的意料,5月5日,陳選擇中途獲利離場,利潤超過200萬元。 “獲利的有一些特征,投資較冷靜和保守,快進快出。”恒泰大通溫州分公司市場運營總監潘碧清表示,這一波下跌源自白銀市場急速拉升后的技術修正,伴隨國際風險事件和一些投機獲利拋盤的離場催化。 在從事了7年白銀經營的楊文獻看來,這一波白銀行情,“賺錢的要比虧損的少”,賺錢的都是一些投資經驗較豐富的,而且采取了反向投資的投資者,背后肯定有莊家,而且是國際性質的。 后來者躍躍欲試 針對目前的白銀投資,是應抄底,還是該拋售?經濟學界儼然分成了兩派。唱多白銀者以《貨幣戰爭》作者宋鴻兵為首,唱衰白銀的則以經濟評論員馬光遠為代表。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而在溫州,雖然白銀市場漲漲跌跌,一些還未投資白銀的后來者也開始躍躍欲試。陳女士之前一直在炒樓,她告訴記者,自己已經做好了資本的回籠,打算進入白銀市場搏一搏,至于何時進入,她想再觀察一段時間。在她看來,白銀還會上漲。 潘碧清告訴記者,目前其他投資途徑不是特別好,比如現在的股市和樓市,溫州資本仍在緊盯白銀市場,虧損的想翻身,掙錢的想掙更多的。據其透露,“前幾天,自己公司旗下的實體門店就有一客戶預訂了超過10公斤的實物白銀。” 來自深發展銀行溫州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