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黃金產量連續5年位居世界第一后,中國的白銀產量及加工量也在世界市場占據了重要位置。世界白銀協會(The Silver Institute)近日發布報告稱,中國2012年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白銀加工國,也或將成為全球第二大白銀生產國。
據世界白銀協會統計,2012年,中國白銀供應及需求已分別占到全球總量的14%和17%,且預計中國白銀供給在未來數年將進一步上升。由此,市場人士也開始擔憂國內市場上,白銀可能會出現產能過剩、供應過剩的局面。
報告認為,在供應方面,過去十年間,中國銀礦產量幾近上升100%。
報告數據還顯示,中國白銀需求量自2002年的6710萬盎司升至2011年的1.707億盎司。其中,加工需求上升137%,至1.595億盎司;中國工業領域白銀加工量自3770萬盎司升至8440萬盎司,主要的使用終端來自電子行業。
此外,2002~2011年間,中國白銀飾品市場擴張211%至5440萬盎司,且世界白銀協會預計未來中國國內白銀飾品需求將進一步上升;中國過去10年間銀器產量也上升近100%,中國成為了繼印度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白銀加工國。
白銀不僅廣泛用于工業領域,其投資需求也在不斷上升,中國目前已經成為了世界最大的白銀實物投資及合約投資市場。2010年,中國銀條及銀幣凈需求翻倍至980萬盎司,而在2011年,該數據進一步升至1700萬盎司,增幅達72%,占全球銀條及銀幣凈買量的8%。
分析認為,十年來中國白銀市場的快速發展主要還是得益于中國白銀市場的自由化,2000年1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取消白銀的 “統購統配”政策,放開白銀市場。此外,從2003年開始,中國官方或半官方白銀庫存以及銷量顯著下降。
與黃金完全不同的是,白銀產量在快速增長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產能以及產量過剩的局面。中國有色金屬協會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白銀的總產量12348噸,同比增長了6.29%,但這個增幅比2010下降了5.97個百分點,而2011年的國內消費量6088噸,總的來看供應仍然過剩。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發布統計數據顯示,中國10月份白銀產量為1170噸;1~10月總產量為10520噸,同比增長13.54%。
在1990至2001年間,中國白銀市場供應剩余量巨大,但是在白銀市場自由化之后的數年,中國白銀供需狀況轉為供應短缺,而自2011年以來,由于產量增長迅速,遠遠超過國內的消費量,同時對于出口的依賴也不斷增大。
在世界范圍內也存在白銀過剩的局面,雖然世界白銀協會預計到2014年全球白銀的工業需求將繼續上升6%,但是多家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