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催熱黃金投資 “藏金于民”漸行漸近 |
發布日期:09-07-15 10:30:3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瞭望東方周刊 作者:姜智鵬 |
“最近央行行長周小川提出增加IMF中特別提款權的功能和規模,俄羅斯提出建立超主權貨幣取代美元,以及金磚四國峰會上各國都提出今后國際貿易中盡量多使用雙方貨幣、以減少對美元的依賴等,這都說明弱勢美元已成定局。”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策略發展委員會委員劉夢熊在“2009后危機時代黃金投資高峰論壇”上說。 而對沖“弱美元、高通脹”的最好工具,非黃金莫屬。“未來6個月,黃金價格將突破1000美元/盎司。”劉夢熊說。 危機中見金光 劉夢熊的另一個身份是國際資源集團有限公司主席,早年曾因在資本市場長袖善舞而被稱為“期貨教父”、“買殼教父”。而現在,他更喜歡別人叫他“黃金大亨”。 2009年3月,劉夢熊出任香港上市公司智富能源主席,迅速將公司主營業務轉為金銀采礦,并收購了原屬澳洲上市公司澳洲礦業有限公司(OZMinerals)旗下位于印度尼西亞的摩塔貝(Martabe)金銀礦項目95%權益。2009年4月,“智富能源”更改名稱為“國際資源集團有限公司”。 劉夢熊的“掘金”沖動,基于對今后“弱美元、高通脹”的經濟形勢預測。 為了救市,美國布什政府投入了7500億美元,奧巴馬政府也投入7890億美元,此外還有美聯儲注入流動性1 .1萬億美元等。“這些政策的實質就是大量印刷鈔票。”劉夢熊說,“美元現在是國際主要儲備貨幣和國際貿易結算單位,無節制地開動印鈔機必然導致一輪嚴重的通貨膨脹。” “在這樣一個經濟環境下,黃金的價格卻到了948美元/盎司,那么這個數字意味著什么呢?美元已經處于弱勢從而長期地貶值,而今天黃金走上來的表現其實就是黃金對沖弱美元這樣一種市場心理。所以,伴隨著美元的弱勢,黃金的長線就非常看好,我估計在一年半以內能夠突破1200美元/盎司。”劉夢熊說。 而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統計,2009年一季度,全球黃金首飾銷量下降28%,但黃金總需求量增加了30%多,也就是說,除了企業,多國央行也在增持黃金、提高黃金在外匯儲備中的比例。 “搶購”黃金 金融危機爆發后,歐美及全球各大黃金市場的成交量同比均出現明顯增長。倫敦金屬市場協會2008年全年清算量高達17.9018萬噸,而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的交易量則較上一年度增加了53%。 上海黃金交易所副總經理宋鈺勤說,黃金成交量出現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投資者避險情緒的蔓延。“全球金融危機后,人們的投資理念從原來的資本增值向現在的資產保值轉變。由于黃金與股票、債券等投資品種的相關性是相當低的,將其加入投資組合,可以實現投資收益總額不變,而風險降低。” 中國目前黃金儲備為1054噸,按照目前價格計算,總值約300億美元,占外匯儲備比例2%不到,劉夢熊說, “現在是通貨收縮時期,而明年的第三、四季度黃金有可能會往上突破。現在中國的兩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當中,我國的黃金儲備對比美國8300噸,以及歐洲的一些國家來說絕對是算少的。中國黃金協會的專家們曾提出中國占有的黃金儲備應從目前1000噸的水平提高到5000噸才算合理。我個人非常贊同這個意見,這可以大大提高中國的經濟安全。” 黃金交易市場也將因此而受益。“通過7年的發展,上海黃金交易所已經成為全球現貨交易量最大的場內交易場所,下一階段,上海黃金交易所將會同上海期貨交易所,一起為創造‘上海金’的定價權而努力。”宋鈺勤說。 “上海期貨交易所將以商業銀行入會為基礎,進一步吸引金融機構進入黃金期貨市場。”上期所黃金鋼材部專家崔瞳表示。 “藏金于民”漸行漸近 實際上,中國黃金市場2002年才開放,相較于其他國家來說要晚得多。直到2004年商業銀行開發出了面向個人的黃金市場以來,黃金才成為老百姓理財投資組合的一部分。 事實上,中國投資的黃金時代還遠遠沒有到來。港金銀業貿易場永遠名譽會長馮志堅說,中國雖已成為黃金生產大國,但還沒有成為黃金消費大國。“現在我們的黃金消費量連印度都比不上。” 中國黃金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炳南以個人名義發表觀點稱:目前,中國官方加民間的黃金儲量總數在全球占有的比例很低,這個比例低于中國在國際金融貨幣基金組織投票權的比例,也低于占全球的比例。 “藏金于國固然重要,但只靠政府做這個目標太大,可操作性也有限。相比之下,藏金于民也非常重要,而且這也是一個國家廣義總儲備的一部分,這就需要我們增加黃金投資的品種,讓更多老百姓認識黃金、了解黃金,讓投資黃金更便利,讓黃金賣出的價格更低。” 這個觀點離現實已不遙遠。“未來上期所將進一步推動和解決商業銀行參與黃金期貨交易,以及黃金期貨個人交割兩大問題。”上海期貨交易所總經理助理褚海說。 2009年1~6月份,上期所黃金期貨共成交4788億元,日均成交金額為41億,基本實現了上市初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