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版熊貓金銀幣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卡通設計風格,將熊貓的頭部和身體比例進行調整,放大了頭部的塊面占比,顯得比身體的重量感強烈很多,在視覺上就呈現出卡通化的可愛效果來了。這一版的熊貓形象是從一個竹葉雕飾的圓里走出來,大圓里套圓,圓里再套圓,熊貓碩大的腦袋成為幣面重心,生動地表現出熊貓自由、灑脫、歡快的一面。這里面,通過高低的對比關系、比例關系、結構關系、神態眼神等細節,把熊貓的“神”凸顯了出來。
同年發行的“環境保護——植物節”銀幣也很有趣,讓植樹造林、環保理念走進每一個人的生活,是這套紀念銀幣的發行主旨。這套銀幣的共同正面圖案,就是以卡通化表現手法,提煉了這個主題的典型性概念素材,突出“環境保護”這個主題概念。畫面中央就是一個半圓,半圓內是植樹節的節徽:節徽圖案中的樹,示意我國公民人人植樹3至5棵,人人動手,綠化祖國大地。三棵針葉樹和兩棵闊葉樹會意為“森林”,圍繞著森林的外圈,代表以森林為主體的自然生態體系的良性循環;半圓外是一片互相交織、連綿不斷的闊葉樹葉,把半圓內外的圖案組合起來看,里面是枝桿外面是樹葉,里面是因外面是果,一個原本略顯抽象和簡單的節徽,通過外面生氣勃勃、生生不息的樹葉團,既有了強烈的裝飾性,也有了深刻的寓意味道。“植樹節”這個概念,被這樣非常簡練形象的圖形語言,提煉了精髓,表現得很生動,因此具有更強烈的文化傳播功效。

2007年發行的夏季特奧會1/4盎司金幣也是這種抽象化的提煉風格,將一個急速奔跑中的殘疾運動員的形象完全抽象概念化,僅以線條表現出他的形體輪廓造型。頭高高昂起,手臂高抬,健全的右腿帶動全身運動,這種完全提煉簡化的形體輪廓造型,反而具有更強烈的情感宣泄力量。
到了2012年發行中國熊貓金幣發行30周年金銀幣時,這種開通化表現手法運用得更加嫻熟自如。其中的1/10盎司紀念金幣和1/4盎司紀念銀幣就是走的這個路線。變形是強化和美化造型的一種思維方式,發揮想象去夸張裝飾和變體造型,要比寫實更富有吸引力、情趣性和原動力。這兩枚金銀幣就采用了變形的裝飾表現手法,尤其是1/4盎司紀念銀幣,用“30”的變形數字來概括熊貓的形體結構,以表現其造型本質,這種詼諧有趣的表現手法很容易抓住少年兒童的眼球。因為主題構思的開拓和藝術技法上的處理,更趨豐富和成熟,所以這套很卡通很萌的金銀幣備受到年輕收藏者的青睞。

2017年發行的中國熊貓金幣發行35周年金銀幣,更是將這種表現風格運用得淋漓盡致。其中5克金幣背面圖案為大熊貓剪影圖形,襯以年份數字排列組合設計,并刊“5g Au .999”字樣及面額。這枚金幣是一只熊貓的大臉特寫,構圖與設計很像一張抽象派海報,用非常簡練的表現風格,用很精練的內涵歸納,深邃地表現了熊貓這個形象的憨厚可愛。尤其是幻彩工藝的精妙運用,隨著觀賞角度的不同,這只賣著萌可愛到極致的大臉熊貓都能呈現出截然不同,又各具特色的彩色光暈,給予鑒賞人強烈的藝術沖擊力和感染力;而另一枚15克銀幣,更是非常少見地采用了二維形態的熊貓構成主體畫面,然后再用5年為一周期的曲線,勾畫出一個35歲熊貓的年輪截面。幣面中心的寫意熊貓形象,簡單天真,象征著熊貓幣剛剛誕生時的初生形態,而外面一圈又一圈的年輪曲線,組成了熊貓幣的年輪。這兩枚金銀幣,很直觀地體現了卡通設計風格的自由、浪漫、詼諧。
盡量追求平面化、抽象化、凝練化,是金銀幣卡通設計風格的特點,隨著年輕受眾越來越多的參與,這種輕松幽默的設計風格,或許會在金銀幣上越來越頻繁地出現。(供稿:裕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作者:李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