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敦煌莫高窟,人們總會想起石窟里那一幅幅精美而神秘的七彩壁畫。千百年來,無數詩人與詞人都驚嘆于石窟藝術的精妙絕倫,而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頌詠之作。岑參寫有《敦煌太守后庭歌》描寫敦煌壯闊之境,表達自己豁達樂觀的心態;楊慎著《敦煌樂》表達哀思,也曾借《敦煌曲》表達懷舊與感慨……。后世更是有層出不窮的贊美描述,引起人們對敦煌莫高窟的無限向往,那個美麗而又帶著一絲神秘氣息的地方,就像一位帶著面紗嫵媚起舞的九天仙女,搖曳在人們的心中。
為了弘揚和傳承中國的石窟文化,展現中國石窟藝術的獨特魅力,中國人民銀行于2001年5月15日發行了中國石窟藝術(敦煌)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金銀紀念幣共5枚,包括金幣3枚,銀幣2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其中的5盎司金幣的正面圖案為敦煌九層樓主景,并刊國名、年號及“中國石窟藝術·敦煌”字樣;背面圖案為初唐舞樂圖及面額。
金幣正面圖案中的敦煌九層樓依山而建,高聳飛檐,它是洞窟中最高的建筑。設計者采用了寫實的構圖手法,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九層樓的原貌,并進行了適當的藝術化加工,令其形象更加立體、飽滿、富有氣勢,給人身臨其境之感。
背面圖案上的舞者充滿了動感和藝術感。初唐舞樂圖,顧名思義,是描繪盛唐時期歌舞場景的圖樣。唐朝,在中國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是古代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最繁盛的時期之一,這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畫中多處都有體現。
仔細觀賞圖案,我們會感受到一種歡樂吉祥的氛圍,在平滑如鏡的光潔底面中,兩個穿著華麗衣裙,舞姿婀娜、身材豐盈的舞女分別在兩個舞筵上翩翩起舞。她們高束的發髻上,戴著一頂寶冠,而寶冠之下,她們豐潤的臉龐上流露出愜意的神色。另外,在她們細嫩的手腕和圓頸上,都戴有珠玉和鈴鐺。她們手舞足蹈,姿態妖嬈,手中的彩帶凌空飄逸,從腰間躥出,再挽在香肩之上,如行云流水,似九天仙女從云間飄落。即使幣面是靜止的,但表現的畫面卻動感十足,既有流動之美,又有生動之趣。
幣面圖案中雖然沒有任何樂器或樂隊作為背景,但舞者的舞姿卻能讓人聯想到,其身后或許有一支規模龐大的樂隊正在演奏著各類樂器,樂聲飄揚悅耳,場面宏大壯觀,真可謂是將有限的畫面牽引出了無限廣闊的藝術遐思。此外,兩位舞者相對而舞,也符合了中國傳統中對稱的慣性審美。古話有好事成雙之說,二也一直是一個代表吉祥美滿的數字。我們可以猜測,圖案上兩位舞者的表演,想表達的也正是古人最樸素、最真摯的祝福。
這枚5盎司金幣的背面圖案取材于敦煌莫高窟220號窟的南壁中,精彩舞樂圖的局部區域。而整個南壁中,刻畫的都是“西方凈土變”的圖景。整個壁畫表達的,是一種人們對所向往的極樂世界的假想描繪,那里沒有任何憂愁痛苦,也沒有人世間的喧嘩繁雜,每個人都是處在一種和諧幸福、平安喜樂的生活狀態之中。
該枚中國石窟藝術(敦煌)5盎司金幣,采用了鏡面底面、浮雕、噴砂等工藝精制而成。圖案設計簡潔大方、主題突出,將敦煌壁畫之美展現得淋漓盡致、生動形象,極具觀賞價值。它的發行,將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傳承和發展,產生長遠而積極的影響。(供稿:天津富泉金銀飾品銷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