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一直以來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都生長在濃濃的傳統文化氛圍之中。而傳統文化中的“吉祥文化”又是最受關注和群眾最喜聞樂見的文化之一。但似乎沒有人可以講清“吉祥”二字,到底從哪里來?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這兩個字成為了我們民族的文化之一。
為傳承和發揚我國的傳統吉祥文化,中國人民銀行繼去年發行2015吉祥文化金銀幣之后,又于2016年3月22日起,發行了2016吉祥文化金銀紀念幣。將中國的傳統文化與我國的法定貨幣,以最純粹的方式結合在一起,這的確是一件值得稱贊的事情。
該套紀念幣中的2016吉祥文化“五福拱壽”金銀幣,包括一枚8克圓形金質紀念幣和一枚30克圓形銀質紀念幣。其正面圖案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并刊國名、年號;背面圖案均為蝙蝠、壽桃等造型組合設計,并刊“五福拱壽”字樣及面額。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整體上看,這兩枚幣的背面圖案極具中國特色和傳統文化韻味,尤其是幣面選用的蝙蝠和壽桃的組合圖案,是中國古代繪畫作品中常見的搭配。在外國文化中,蝙蝠通常代表的是恐怖,與之不同的是,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由于蝙蝠的“蝠”與“福”同音,所以在圖騰象征上我們一般將蝙蝠的圖案看作是祥瑞、福氣的象征。五只蝙蝠則象征著“五福”。這“五福”就是我們中華兒女多年來對于幸福的理解。《尚書》有云: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幣面上,五只蝙蝠環繞著中間的壽桃展翅飛翔,象征著我們對于理想、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我們的幸福觀。五只蝙蝠的圖案分布合理,因為采用了浮雕的工藝,故而使蝙蝠的飛翔動作一下子變得活靈活現,整體畫面生動自然,極具觀賞性。
幣面中央是一個圓盤造型的圖案,里面是一棵結滿果實的蟠桃樹。圓盤的設計,極像我國神話故事里的仙鏡。一面仙鏡使我們窺探到了充滿仙氣的蟠桃樹,令人擁有無限的想象空間。“鏡子”靜態的設計和周邊飛翔的蝙蝠形成動靜的對比,使畫面更具有動感和趣味性。
在這面“鏡子”的里面,是齊天大圣孫悟空最愛吃的“蟠桃”。這些壽桃因為設計者的巧妙設計和構圖,不再只是存在于“鏡子”里面,一顆顆雕刻圓潤的蟠桃仿佛可以隨手摘到。輔以枝繁葉茂的樹枝,讓人感覺到無限的生機與活力。
這套“五福拱壽”金銀幣中,金幣與銀幣背面圖案的最大不同之處,就在于這面“鏡子”上。其中,銀幣的設計更加給人別具匠心的感覺。相對于金幣在鑄造中完全使用同一種材質和工藝的制作方式,銀幣使用了仿琺瑯彩的工藝,色彩的變化和瓷器的質感,使得畫面更具有對比感,審美氛圍更加的幽靜和平和。
這一金一銀的兩枚紀念幣,整體造型美觀,圖案在大體相同中又尋求著一些不同之處,彼此獨立卻又相互關聯,體現了設計者的獨特創意和對紀念幣主題的準確把握。幣面圖案大量采用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不僅極具文化特色,也表達了專屬于我們中國人的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這樣一套飽含孝心和祝福的2016吉祥文化“五福拱壽”金銀幣,無論是贈送給長輩,還是自己珍藏,都很有意義。(供稿:北京中友友誼金行有限公司)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