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盡世事浮華,看淡人間滄桑——鑒賞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第3組)5盎司銀幣

        中國金幣網 19-03-16 09:37:19 中國集幣在線

          講述愛恨情仇、家族興衰的文學巨作《紅樓夢》,也是中國封建社會由盛轉衰的一個縮影。清末文學家曹雪芹在經歷了天翻地覆的家族變故,體會到世態炎涼之后,寫就了這部恢宏巨制。小說里涉及了很多中國傳統文化,包古代禮儀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等。作為中國古典四大文學名著之一的《紅樓夢》,因此也被稱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
         
          為了弘揚中國的古典文學藝術,喚起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關注,中國人民銀行于2003年7月28日發行了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彩色金銀紀念幣(第3組)一套。該套紀念幣共6枚,包括金幣1枚,銀幣5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其中的一枚5盎司扇形銀幣,以《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像作為正面圖案,并刊國名及年號。畫面中的曹雪芹端坐在書桌前,一張宣紙鋪展在案桌上,他左手持書端詳,右手執筆揮毫,神情泰然自若。他那面部的褶皺、胡須都被精雕細琢得宛若真人。背景圖案中還有風箏、裝著毛筆的竹筒、古樸典雅的盆栽,以及三豎題字,一來增加了畫面內容的充實感,二來使得幣面更具古典意蘊。而這些背景圖案的加入,也與曹雪芹愛好書畫、手工藝、園藝等不無關系。經歷家族的巨變之后,曹雪芹更深切地體會到人生的悲涼與世道的無情,他放下了階級偏見,徹底認清了封建貴族勢力必定沒落這一結局。出身名門望族的曹雪芹的早年經歷與書中寶玉極為酷似,亦是封建社會的反叛者,對功名利祿嗤之以鼻,其愛好及人格魅力都被凝練在了《紅樓夢》這部偉大的文學作品中。

         
          這枚銀幣的背面圖案,取材于《紅樓夢》中“賈母祝壽”的故事情節,圖中展現的是榮國府給賈老太太過八十大壽的場景,此次大壽也是榮國府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作為榮國府最高權利的象征,賈老太太深得眾人的尊敬和愛戴。幣面中的賈母正被眾女眷簇擁著端坐在廳堂正中央。她慈眉善目,神采奕奕,笑容和藹,身上著明黃色印有“壽”字的綢緞內襯,外披一件黑色馬褂,額上戴金黃色頭飾。她的下身是一襲黃紅相間的襦裙,身旁侍立的太太小姐們姿態各異,皆著錦衣華服,色彩明麗,皆由上等綢緞量身定制而成,發簪發飾皆結構精巧,制作精良,可見彼時榮國府是何其的奢華。
         
          背景墻上繪有醒目的繁體“壽”字,一個字便將該幣的主題化繁為簡地點明而出。左右兩側飾以書畫卷軸和別致的盆景,這也是設計師的用心獨到之處,以細節來展現這個典型的書香世家,表明了榮國府不僅擁有榮華富貴,而且也是詩書簪纓之族。該幣的形制選取了扇形,其巧妙之處在于,狹長的空間可以將多個人物完整地刻畫出來,同時也使想象空間可以無限延展。
         
          該枚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第3組)5盎司扇形銀幣,通過設計者精心的構圖和巧妙的構思,將“賈母祝壽”的故事完美地展現在了人們眼前。畫面中的每一個角色、圖案的選取都頗具意蘊,去粗求精,將“賈母祝壽”這一熱鬧、喜慶場面恰當地進行了場景還原。
         
          萬事皆有常,正所謂物極必反,大喜大慶之后必是冷冷清清的散場。榮國府就是清代社會的一個縮影,賈母一生經歷了榮國府的榮盛興衰,是小說的主線之一,這也是設計師選取“賈母祝壽圖”來表現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這一主題的重要原因之一。此枚銀幣的發行,不僅給我們帶來了視覺上的審美體驗,更讓我們感知到了中國古典文學的無限魅力。(供稿:四川匯廣收藏品銷售有限公司)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