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定于2015年9月23日發行曹雪芹誕辰300周年金銀紀念幣一套共2枚,其中金質紀念幣1枚,銀質紀念幣1枚,紀念幣正面圖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并刊國名、年號;7.776克(1/4盎司)圓形金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曹雪芹像,并刊“曹雪芹誕辰300周年”字樣及面額;31.104克(1盎司)圓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曹雪芹紀念館景觀與線裝書籍造型組合,并刊“曹雪芹誕辰300周年”字樣及面額。
中國金幣品牌以“淬煉金銀 傳承文化”為旗幟,已經將中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悉數搬到了貴金屬紀念幣之上。其中的《紅樓夢》系列金銀幣已經成為中國現代金銀幣的經典之作。今年適逢《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誕辰300周年,中國人民銀行適時地發行了曹雪芹金銀紀念幣,對廣大集幣愛好者和廣大紅學愛好者來說都是個福音。
筆者早年以《紅樓夢與宗教》為題做過研究,并得到著名紅學家馮其庸、胡文彬,宗教學家任繼愈、方立天及史學家湯一介、張畢來等先生的指導。對曹雪芹和《紅樓夢》的相關資料,筆者較為熟悉,筆者愿意結合所學,對這次發行的曹雪芹誕辰300周年金銀紀念幣作些背景知識的簡單介紹。
《紅樓夢》一經問世便引發轟動,而且經久不衰,清代中后期形成了一股強大的紅學熱,如清末詩人得輿在《京都竹枝詞》中所言:“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一曲紅樓多少夢,情天情海幻情身”。200多年來,曹雪芹與《紅樓夢》是中國文化的標志,并由此派生出眾多形式的優秀文化作品,而且許多作品已成為經典。
關于曹雪芹的生辰時間,學術界有多種說法——紅學家吳新雷推測是康熙五十年(1711),胡適考證是康熙五十四年(1715),馮其庸支持此觀點;周汝昌認為是雍正二年(1724)。馮其庸等多數先生主張采納曹雪芹生辰為康熙五十四年(1715),中國金銀幣的發行機構和設計者也將曹雪芹的出生年份認定為康熙五十四年(1715),所以最終確定2015年為曹雪芹誕辰300周年。關于曹雪芹逝世的時間,紅學界有三種說法——胡適的“壬午說”(1763年)憑《脂硯齋甲戌本》“壬午除夕,書未成,芹為淚盡而逝”的脂批,認為曹雪芹卒于壬午除夕(1763年2月12日);周汝昌提出“癸未說”,根據敦敏的《懋齋詩鈔》,認為曹雪芹卒于癸未除夕(1764年2月1日);胡適先提“甲申說”后改為“壬午說”,梅廷秀、安曉琳等支持此說,也就是認為曹雪芹卒于甲申歲首(1764年春節)。1963年,文化部舉辦過“紀念曹雪芹逝世200周年的活動;2013年,中國紅樓夢學會等舉辦紀念曹雪芹逝世250周年的活動,可見官方認可的曹雪芹逝世時間是1763年。
關于曹雪芹的形象,曹雪芹雖然出身名門望族,但在他成年后便家道衰落,他的形象史料少有記載,最為人稱道的是他的好友敦敏在曹雪芹的一幅畫上的題詩對他的描寫——《題芹圃畫石》詩,“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見此支離。醉余奮掃如椽筆,寫出胸中磈礧時。”中國金銀幣的設計者顯然受到這首詩的影響,在1/4盎司金幣上雕刻曹公半身像,用鏡面、多層次噴砂,反噴砂等精湛工藝,將一個高額頭、半光半留長發,眼神冷峻、眉頭緊鎖、臉龐清瘦、胡須濃密,神態表現為冷峻、傲世的曹公形象躍然于設計圖稿上。
曹雪芹誕辰300周年金銀紀念幣背面圖案
關于曹雪芹的血統,是滿人還是漢人?2010年,南昌市南昌縣武陽曹家修族譜發現曹雪芹祖上與他們的關系:在浙江圖書館找到康熙年間《南昌武陽曹氏宗譜》記載:蓋自永樂二年,始祖伯亮公從豫章武陽渡協弟溯江北上,一卜居于豐潤咸寧里,一卜居于遼東鐵嶺衛,則武陽者,洵吾始祖所發祥之地也。也就是說,武陽是河北豐潤和遼東曹氏的源頭。周汝昌先生亦認可:曹雪芹真正的、確切的老根,就是南昌武陽。明朝天啟元年(1618),努爾哈赤攻占沈陽、遼陽,曹雪芹的太高祖曹世選、高祖曹振彥等被俘虜,后來編隸于正白旗包衣之中,成為了多爾袞的門人。曹振彥頗受多爾袞賞識,多次授與官職。順治八年(1651),順治帝將多爾袞的正白旗收為皇家管轄,曹家成為內務府包衣,負責打理宮廷雜務。根據胡適與周汝昌的考證,曹雪芹的家族和清朝皇室淵源很深。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璽之妻孫氏是康熙帝的奶媽,因此受到康熙的特殊照顧與寵信。康熙二年(1663年),康熙任命曹璽為江寧織造,負責主管采辦皇室江南地區的絲綢,并監視南方各級官吏。曹璽之子曹寅接任江寧織造,曹寅的兩個女兒,也就是曹雪芹的兩個親姑姑分別嫁給了的滿族王爺。清初至康熙朝,滿漢之間嚴禁通婚,這一聯姻表明曹家的滿人身份已被清室認可。曹家的滿族籍,也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認可。到了曹雪芹這一代,曹家已經在滿族中生活了100多年,滿族文化已經滲透到了曹家的方方面面,其思想感情、風俗習慣已經滿族化了。因而,曹雪芹應該是滿化了的漢人,也可以說就是滿族人。
關于曹雪芹的故居。曹雪芹生于富可敵國的金陵織造府中,曹家幾代人主政金陵織造府,并數次接待康熙皇帝下江南,看盡人間榮華。少年時,因雍正肅清政治宿敵,曹家被抄,家道衰落,輾轉北京。中年后生活窘迫,偏居北京西山,其西山故里被形容為“門前古槐歪脖樹,小橋溪水野芹蔴”,可見曹雪芹生活在一個小橋流水、環境幽雅、古樹環繞的鄉間小村中。他的好友敦敏和張宜泉的詩中有對曹雪芹居所的描繪:“日望西山餐暮霞”、“廬結西郊別樣幽”、“門外山川供繪畫”、“寂寞西郊人到罕”。自然秀美、寂靜和諧,是著書、修書的理想環境。《紅樓夢》是他“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的產物。可惜,在他生前,全書沒有完稿,后高鶚續成120回完整的一部偉大作品。
1盎司銀幣表現的是曹公故居,圖案是典型的北京民居的院墻和院門,院里一株蔥郁繁茂的銀杏,門前一顆蒼勁挺拔的老槐,數冊紅樓夢書稿堆于案上。銀幣采用多層次噴砂,反噴砂等精湛的造幣工藝,充分表現了畫面的古樸、交待了環境與主人公與這部名著的關系。畫面簡潔、圖案清晰,主題突出、意境深邃。
曹雪芹與《紅樓夢》是中國優秀文化的一座豐碑,自《紅樓夢》問世的200多年來,形成了獨樹一幟的“紅學”與“曹學”,中國人民銀行發行“曹雪芹誕辰300周年金銀紀念幣”,又為“紅學”與“曹學”增添了一道金燦燦的光輝,為傳承與弘揚中國優秀文化增添了一道金燦燦的光輝!(供稿:江西勝友實業有限公司 作者:曾衛勝)
來源:中國金幣網